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兼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做主题演讲

范剑平: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容幸参加第11届金牛上市公司论坛,首先向荣获11届金牛奖的个人和上市公司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汇报一下我们根据经济信息对中国宏观经济当前走势和今后走向所做的预测,并作为专家谈一些个人的认识。

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我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效果如何,我的判断是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好于预期。去年11月份以后,我们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陆续出台。在半年里,几乎每个时期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出台。这些政策中,我们一般认为它包含四组政策,第一组就是扩内需保增长;第二组是调结构上水平的政策,第三组是用改革和科技创新培育增长点的政策,第四组政策是改善民生,充分调动我国消费需求。这四组政策陆续出台以后,应该说尤其是第一组,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目前为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我国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扭转。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政策落实速度特别快,这次我们不仅财政政策,政府部门积极落实,把中央的投资今年差不多用了一半,刺激经济政策计划已经下发了三批。特别不同的是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之后流行一个词——货币经济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希望通过货币政策尽快的起动经济,但当时商业银行由于自身不良贷款率比较高,所以传导货币政策之间不是很积极。但这次,我们的上市公司在经过了改革以后,现在应该说自身运行的非常健康,所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前五月M2增速已经达到25%以上,M1超过18%,尤其新增贷款规模已经达到了5.48万亿,这样的大量的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注入经济之后,最大的投向就是为政府国债投资项目进行配套,所以我看到与国债投资的行业投资都在迅猛的增长。

国有控股的投资今年一到五月份增长速度超过40%,如果考虑价格因素实际上增速会更高,这个增速是改革开放以来仅次于1993年的一次投资高峰。这么快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大量新开工项目由于投资惯性,将会使我国今年甚至明年投资需求应该说得以保持强劲的增长。所以我们说,这一次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落实的非常好。

第二我们说好于预期的表现,就是在所有出台政策中间,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特别注意调动我国中长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当时党中央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就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双加速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和其他产业结构都是加快调整升级阶段,所以这一次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不仅救济式动用政府财力启动经济,更重要的是注重用一些财政的政策,来把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因素启动起来。我们看到1到5月份我国非国有投资的增长速度高达27%,大大的高于改革开放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如果将外资去掉,国内非国有投资增长速度高达33.7%,在考虑到今年投资价值负增长这样的投资速度应该说是相当相当高。在现实情况中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曾经的货币政策之下,很多民间投资当时由于银根趋紧由于中长期贷款增长必须迅猛,所以民间投资项目反而加快了。所以与政府投资相比,应该说形成了并驾齐驱的增长态势。

还有在经济的消费结构升级,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出台了房地产方面有利居民住房结构升级、改善住房条件的有关政策,印花税取消,贷款利率如果第一次购房还可以打折。这样的政策就把我国居民中长期,由于城市化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之后,要求改善住房的内在需求充分调动起来,所以今年1到5月份,我们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速度高达24%,其中住宅增长速度高达26%,销售金额超过4%,与去年房地产销售相比,我们说现在房地产市场在逐渐恢复甚至有一些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更高,尤其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居民购买住房的成交量放大,都带来了税务的压力,北京现在买完房子之后要过户,都要通宵排队才可以。这种情况对房地产的去库存化带来了非常好的信心方面的变化。

在这个影响下,成交量的放大,最后传导到了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变化,尽管一到五月份放假比去年还是下降的,但是三、四、五三个月,我们房屋的环比价格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

根据经济预测,如果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可以大体确认上一轮房地产调整周期基本结束,房地产去库存化出现了根本转机。接下来很有可能逐步转换房地产开发商的信心,使房地产的开发投资逐步回升。一到五月份销售价格变化也在变,但房地产开发的速度应该说比去年同期相比还是大大回落的,现在只是局部城市出现了土地购置热炒,全国来讲土地成交价格仍然是负增长。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还比去年负增长16%。但是这些指标应该说是制度指标,如果说我们的成交量能继续回升,如果房地产价格环比连续上升的话,我们预测今年下半年由负转正,房地产开发商购置土地面积也会由负增长有所转正,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消费需求中最大的消费热点就是住房消费热点就应该说逐步恢复正常。

另外一个消费热点是汽车。去年出现了负增长,但5月份为止,我们累计汽车销售已经两位数增长,达到了14%。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已经连续三个月新车销量每月超过100万辆,连续五个月新车销量居世界首位,超过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这次汽车销售可以看到中央起动汽车市场的对1.6升以下的政策,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汽车市场最为活跃的是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甚至有一些二线城市的汽车销售数量比去年接近100%,达到了井喷的情况。因为1.6升以下的汽车正好与当地居民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水平相适应的。我想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是高的,两大消费热点已经两位数增长,而且增幅还在不断提高,应该是我国经济不仅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力量很强劲,经济内升增长也在逐步的恢复、回升。所以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越来越清楚,为我们下半年经济情况继续好转应该说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所以从刚才我们讲的两点,可能社会上大家对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这一点大家都是看的比较多,但是对于经济内升的增长动力已经在恢复上升,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们觉得,经济内升增长的动力在恢复,可能更重要。所以这里我讲的比较详细。

对于中国经济目前在经济运行中间处于什么阶段,这里讲到经济周期的三组不同的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是有周期性现象的,一般经济周期从时间分的话存在三种不同周期。一种是短周期,也叫积极周期,差不多三、四年一轮,波动器就是库存调整;第二种是十年左右一轮的中周期,波动器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有一个长周期,四、五十年一轮的周期,需要有科技技术突破推动。如果从短期来讲,中国经济肯定已经回升,也就是说,我国去库存化阶段已经在一季度基本完成。工业区库存化进行的非常顺利,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往往企业由于对预期很好,倾向于增加库存。这包括产后库存,因为产品销售的很好,敢于多存一点;同时也包括产前原材料库存,经济较好的时候原材料价格都是上涨的,很多企业对于价格风险都倾向于多采购一点原材料。当成千上万的企业增加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的时候,我国上一轮经济周期最高是在七、八月份,增长负责超过了25%。但当经济预期转坏之后,企业就消极库存,首先原材料价格开始下跌,所以企业要千方百计消化原材料,产品如果不好卖,就想办法把库存消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减产或者停产,所以这种库存的调整有的时候会给经济发出一个虚假繁荣的信号,就是实际供求并没有紧张的时候但当时表现很供不应求的样子。

原来大家担心的房地产库存,最近几个月,我们房地产的库存消化速度大大超出了多出经济学家的预期。几乎所有城市,房地产库存周期都在明显缩短,如果这样销售,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很少,有一些城市又会短暂出现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的转折可以更加确认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短周期来看毫无问题,但短周期去库存华之后经济会回升,但严格来讲不能称之为复苏,因为经济复苏往往更多的意味着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这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可的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设备更新。我国如果说从中周期角度讲,由于绝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中国过去三十年工业增加平均增长速度大体上是13.3%,当前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也就在8%多,与正常水平相比,产能利用率也就在60%。要把我们的产能设备利用率恢复正常水平就需要一方面去产能化,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想办法扩大内需,当然也更希望世界经济好起来,外需也扩大,使供给需求在新的点上重新形成平衡,而恢复正常水平,供需重新平衡,是企业开始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前提条件只有行业产能供求平衡经济进一步好转,这个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的时候企业才会有积极性产生新一轮投资。这个角度讲,我国经济在去库存化以后,我们现在可能转入去产能化的阶段。

在去产能化过程中,应该说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会发生新的变化,假如说我们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过快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甚至扭转,经济开始出现回升的趋势,我们说可能保增长的有关政策基本到位。但是我们调结构上水平的政策应该说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因为在去产业化过程中,要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生产力腾出投资空间,调结构方面要迈出步伐,这个角度讲,我国过去进展不大。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复杂的去产能化的任务,一方面我国由于前面五年投资高增长,形成了大量生产能力,几乎所有行业都产能过剩,淘汰过剩产能任务非常艰巨,规模非常庞大。还有一个新问题,就是目前过剩产能中间,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最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地方在有些行业中还不是那些我们认为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的落后产能,我们现在过剩最严重的是过去五年我们为了出口而定制的高端产能,这些产能附加值很高,技术水平很高,满足国外高端需求,曾经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项目,也是我们经济的结晶。但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是重灾区,萎缩最严重的是高端需求,所以造成我国很多高端产能出口不行,现在过剩非常严重。

比如说造船行业,过去五年中,从无到有,07年供不应求,但08年下半年,很多买主撤单,现在非常困难。还有电子工业,是所有行业中最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但是电子工业是恢复最缓慢、效率最差的一个行业。在我们前一季度,所有行业都是增幅放缓,而电子行业增加值负增长5.3%,一到五月份恢复情况并不是很好。大量的电子工业生产能力停滞。也包括新能源项目光伏产业,过去我们有很多地方光伏产品主要是出口欧盟,金融危机之后欧盟各国把财政都用于救市,这些东西就出不去了。所以光伏产业尽管是非常好的新技术,未来得发展方向,但眼前来看,由于出口受阻,国内相应的需求跟不上,所以也使产能严重过剩,牵连到很多行业都很困难。

所以未来去产能化的过程不是淘汰落后产能那么简单,面对这样调结构的新问题、新矛盾,实事求是的说,调结构的政策可能现在还没有完全跟的上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所以调结构的过程并不是很快。在科技支撑方面,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

保民生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过去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就是三大需求结构失衡,其中消费需求占GDP比重过去十几年不断下降,但金融危机之后,现在来看投资继续提高,消费业还在继续放缓。所以未来中国经济起稳回升向好不会改变,但不会一帆风顺,会有各种波折,也面临着影响经济复苏的很多不利因素。其中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国际市场的目前的状况。

整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到今天,大家都在想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由于金融机构一季度资产负债率的情况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好转,特别是二季度欧美等国金融机构已经对外贷款而且无政府担保企业债券顺利发行,证券市场重新活跃,过去向政府借钱的金融机构表示要从证券市场调整。但世界经济、实体经济可能现在是最糟糕、最困难的时期,二季度美国GDP没有比一季度好转,日本也没见好转迹象,欧洲也没有很明显的好转。这些国家调查得到的信心指数有所回升,但实体经济的真正统计数据都没有好转,所以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难有很明显的气色。为出口定制的高端产能下半年恐怕也很难找到好的出路,所以我们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而中国经济回升尽管内需非常强劲,如果想把外需损失完全补回来应该说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从国内自己本身来讲,现在在经济回升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比如说前一个阶段政府投资增长很快,主要还是中央的投资和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投入的资金,但是地方政府的资本金普通不足,所以这些新开工的项目下一步如何保证顺利推进,需要地方政府资金的情况有所好转。如果说下半年财政收入明显好转或者土地租让金收入有所回升,地方配套资金就好解决一点,但这只是好的苗头希望,是不是成为现实还需要未来检验。我们说房地产尽管销售很好,但房地产的投资仍然属于很低的水平,房地产的投资能不能如愿在下半年由负转正,这也是有不确定性,因为我国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如果恢复正常的话,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就可以为政府减压。如果不能的话,明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将面临两难的选择。

最后讲宏观调控政策,我要讲讲我对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个人的看法。

最近因为贷款增长非常快,6月份的新增贷款增速有可能超过5月份,仅上半年新增贷款就会超过6万亿。如果下半年还是这样的增速和规模的话,未来很多人都有所担心,比如说银行会不会出呆坏帐。所以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到今天这一步,下一步到底怎么办,很多学者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有做法应该是非常正确的。从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经济处于非正常状态,也有很多人讲乱套了。非常时期我们要动用非常之策,当前主要矛盾就是经济过快下滑势头遏制扭转。如果说我们二季度数据出来,大家都能形成共识,认为经济过快下滑已经遏制住了,那过去政策力度已经基本到位了,可以不用进一步加大力度。但也不能减弱力度,只需要进一步观察政策效果,把工作重点放到落实政策、优化政策上去。另一方面我们如果说保增长有了积极成效,调结构进展并不是很大,而调结构对中国经济更重要,因为短期的政府政策稳经济增长速度,那财政就要花钱了。我们未来如果经济已经稳定了,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到调结构上,因为中国经济只有调结构才能保增长,用政府投资稳住增长速度毕竟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政府的救市政策再积极只能使经济止跌,而经济回升从来都是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的力量。这一轮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整结构、放到培养新的增长点上来。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如果中长期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处于中叶化、城市化加速阶段。

比如居民消费需求有很大的潜力,现在占GDP比重已经低于40%,世界上一般情况下没有低于50%的,亚洲国家平均都在60%左右。有差距就有潜力,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起动消费需求,能够通过改革还利于民,让劳动力进一步富起来,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形成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那中国经济增长重新回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是可以的。如果调整方面犹豫不决,主要依靠政府来扩大需求,那么我们可能保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很大,但又不可持续。所以我们面临着宏观调控政策可能需要做一些局部调整,要转到以结构政策为主,从扩大投资为主转到以扩大消费为主,从过去主要是保住现有的生产能力为主转向更多的培育新的先进生产力,这些政策调整还是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方面进行加大力度。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应该逐步转向结构性政策,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进一步增加贷款,而是要把贷款从主要为政府的国债项目配套为主而把我们的贷款转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支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吃支持我们的薄弱环节下更多的工夫。

我相信中国经济中长期基本面没有改变,而短期冲击通过我们一揽子的政策,现在应该说也已经把最坏的时期度过了,未来中国经济可以逐步好转,中国经济今年很有希望实现8%的增长率,正是我们投资的好的机会。对上市公司来讲,如果经济最坏的时期过去了,上市公司应该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未来上市公司购并的好,机会未来也是上市公司对新的产业制高点进行投资的哈机会,现在银行利率、资金成本很低,政府又对投资大力支持,所以对上市公司来讲,如果去年大家更多的现金为王继续力量的话,今年应该是把这些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从回升走向复苏的主力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