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增长论坛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晶:增速放缓时期的政策选择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3-06-22 18:31

  主持人 郎丽华:

  谢谢吴司长。下一位发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晶教授,题目是“增速放缓时期的政策选择”。

  张晓晶:

  我讲三个问题,我的题目是“经济减速时期的政策选择”。这个减速既是指今天我们看到的经济下来了,也是指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的经济的减速。跟这个相关的,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体经济,就是经济下行到底是面临什么情况?因为最近二季度数据出来了,无论是上面,还是企业都很紧张,二季度会怎么样?二是讲中国经济体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如果再推一步的话就是财政风险。三是面临这样情况,政策如何应对?

  张晓晶:

  第一,经济下行。现在为什么都很紧张,一方面就是5月份的数据很不好看。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一季度的时候,整个市场的预测,包括大的专家,包括投行,好像都有一些离谱了,就是说预测了8%左右,甚至更高一些,实际只有7.7%。这样的预测和实际不一致,政府也会说你们分析的框架是不是出了问题,他们也不太放心了。最近在从上层也好,还是包括市场也好,都流传着经济下行会不会到一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还是会继续下滑。7.5%我们当然很高兴,7.3%甚至到7%以下怎么样?总体来说,经济态势我个人分析不是太好。经济下行由很多因素形成的,从供给面来说,就是结构性减速,这基本已经是成定论了。第二个就是短期来说,总需求都在往下走,无论是消费也好——消费是由收入支持的,消费怎么可能涨得很快?投资,是需要钱的,地方政府也没有钱;房地产商想投,但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当然还有其他方面,制造业你来投资试试看,有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有利用率的问题,当然还包括信贷的问题。所以,这两个方面我认为都不太好。第三个就是出口。出口中间有很多的问题,大家知道1-4月份,看起来形势很好,但是到了5月份都下来了,知道前面有一些是虚假的成份,用贸易的方式套利。现在回归正常以后,发现国际形势比大家想得可能要差一些。

  张晓晶:

  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面临外部挑战比想象的要更严峻,至少是两个方面:一是外需。发达经济体复苏得花多长时间?前一段时间,我们跟美联储理事交流,他是以前的财政部副部长,在交流过程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美国什么时候回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他说,如果我们根据失业率来衡量,我们希望是两三年,但是实际上是三五年,也就是比较长的时间。从最近伯南克的讲话,好像是说经济还不错,因为他是说到明年年中的时候要结束QE的做法。总体来说,发达经济体的增长态势会很好,像欧洲和日本。日本的这个情况,安倍经济学能够导致整个日本经济增长,或者持续增长到什么程度,我们表示怀疑。从外需角度我们不能指望怎么样。

  另外,在国际上因为我们总讲过去有全球化的红利,通过国际体系加入WTO,中国大量的产品出去,创造了就业、创造了财富等等,支撑了增长。但是现在的问题,要比这个复杂得多。这样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到深度转型期,上午刘树成教授提到是深度调整期,你也调,他也调,看谁调得快。美国一方面有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工业化,它的能源自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支撑它自己第三次所谓工业革命。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他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新的投资或者贸易的模式,我们姑且叫新的WTO,有些老外叫WTO+,和过去的WTO不太一样的东西,这是想干什么呢?就是现在提高了门槛以后,中国想加入这个俱乐部和我们一起玩儿这个游戏的话,要像当年加入WTO一样,还要经历这么多痛苦。

  张晓晶:

  今天大家讲TPP,跨太平洋的、跨大西洋的,还有多边服务贸易的协议,其实都是在设门槛。这个门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无论是技术方面的门槛,比如环保各方面的技术,还有劳工,知识产权的问题,当然更重要的,你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有没有补贴,有没有政府补贴,华为是民营企业,对不起,我认为你有政府支持,到不了我这儿。所以,他们可以概括为所谓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一贴,你就是非常危险的,就是你进入不了我的俱乐部。显然,可以提高未来的出口的一个压力,包括投资,就是资本“走出去”的压力。对外的挑战和和内部提到的因素,我认为经济下行的风险应该还是很大的,但是会不会一直掉下去出现失速呢?比如到期一下,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再过三五年,什么情况就比较难说了。最重要的就是如果要止住这样一个下滑,用什么样的措施,去刺激它还是怎么着。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改革。

  张晓晶:

  第二,现在所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其实,我想强调的是比起第一个风险来说,第二个风险更大、更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去大家看到的,很难说一个经济体因为实体经济面供给的因素导致突然出现大的危机,这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由于金融层面的因素,导致出现大的危机可能很大。现在为什么强调这个因素,就是货币发得太多,杠杆率又太高,又是各种各样的债务,又是结构扭曲等等。大家都说了发了这么多的货币,将来一定会爆发这样一个金融危机,很多的逻辑都在往危机那儿推,我想从中央政府角度也对于金融风险有更高的关注。

  张晓晶:

  金融风险可以概括为很多方面,但是主要几个方面,就是产能过剩风险、融资平台风险和房地产风险。

  1、产能过剩,今天上午其实许宪春局长也提到了一些数据,其实在我看来,可能有一些东西并没有真正揭示出来,没有揭示出来是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数据,就是产能过剩对于坏帐率到底是多大的影响?比如我们有没有这样一个验证,当我们产能利润率从82%跌的78%,甚至70%的时候,银行坏帐率上升多少?过去有这样的经验,国外有这样的经验吗?我们现在还给不出这样的数据,但是从中央的一些领导,包括张德江在强调产能过剩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已经隐含着产能过剩不是简单的东西卖不出去,是背后一系列的金融风险,而且是有可能导致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张晓晶:

  2、融资平台风险。有很多的估算,因为我们在做国家资产负债表,我们也有一些估算,完全从数据来看,现在很难判断这样高的水平,包括超过了某个阈值是不是就会崩溃,现在国际讨论把债务和增长的关系搅在一起,现在可能是有新的讨论,很难说某一点就一定会怎么样,但是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未来还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解决融资平台风险有几个办法,要么央行暂期,要么能不能发一些国债,这是免费午餐的办法,就是要给一些出现道德风险的一个机会。我这是非常危险的。短期解决问题有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得给他责任制,就是你的坏帐出多了以后,要负责任。怎么负责任?第一要用你的资产来抵。你有没有钱?地方有没有资产?很多大的城市和发达地区这不是问题的,包括我们说一些国有企业是不是可以卖了?这也是市场化的一部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改革,就改了,自己管不了,就卖了。这些其实都是有利于用资产抵债的重要措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最近一些内部讨论有一些专家提出,如果这个地方债务太高了,出现了大量的坏帐的话,5年内一个人都不能提拔。我想这样一个政策肯定是太严厉了,不可能做到,但是一定要有惩罚性的措施跟上,如果没有这样的责任制的话,我们的坏帐其实将来非常危险。也就是说,他今天这样产生了这么多坏帐,你想办法解决了,但是机制不解决,将来还会不断地产生。

  张晓晶:

  3、房地产风险。过去房地产发展模式,我们讲房地产能发展或者房地产业能挣钱,包括地方政府能够有很多土地收入,实际是跟我们的城镇化直接相关的。所以,我概括为房地产发展的问题是它把城镇化的红利过早或者过多的透支了。现在说城镇化推进很难,因为没有钱了,有融资问题,其实这个钱应该早就有了,但是原来一个都没有收回来。第一个政府拿了这么多钱干什么了,农民工市民化应该拿钱补,但是钱都不知道干什么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又去搞基础设施,还有盖房子。同时房地产商、先期购房的人,他们比较好的享受了城镇化的红利,但是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其实我想说的是,未来如果说我们希望房地产和城镇化的一个发展能够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行进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城镇化的红利如何公平分配。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有公平的分配了,才有城镇化的后劲,同时公平分配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包括地方政府,包括那些房地产的投资者或者投机者,他们不会过多的、不公平的分享城镇化的红利。

  张晓晶:

  对比金融风险和经济下行的风险,我认为后者是更重要的,在政策层面我们怎么应对?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当前政府确实走在一个刀刃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济下滑以后的直接结果,就是水落石出——坏帐出来了,金融风险出来了,就是说经济下行金融风险加剧。同时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情景,如果我们刺激经济的话,那么也是会出现产能过剩、结构扭曲、新的融资平台风险,新的房地产风险。刺激经济的结果也是金融风险加剧,你容忍它下滑也是金融风险加剧。怎么办?我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只有通过改革。具体来说,我觉得在政策层面上是应该这样的,还是要由过去需求管理转变到供给。最近看到国外的杂志专门做经济学的普及,什么叫结构性政策?结构性政策其实就是供给面的改革政策。我想经济减速时期的政策一个核心就是要走向供给管理,这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走出“滞胀危机”的时候一个重要的经验和法宝,但是他们采取三项措施,今天很多人主要讲减税,其实减税只是一条,打破垄断。然后就是机构改革,就是变成小政府,放松规制对今天我们来说都是有启示的。特别是机构改革和放松规制,我看到一些数据,它撤销了很多委员会,比如说航空管理委员会,它不但减少了行政成本、行政支出,同时也撤销了大概有1000多人,行政支出减少,航空效率提高,包括现在航空管理多厉害,很多空中管理都不知道原因。

  张晓晶:

  更重要的,也是我们大家可以思考的就是政策应对模式的变化。当我们觉得货币政策,特别是银行间利率上升很厉害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收紧的时候,期待着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么降存款准备金率,要么来一个其他刺激,央行没有任何动作,大家就觉得很紧张,只能自己推测。我想现在政府和以前做法不太一样,不是说看到经济有一点点的变化以后,马上就作出反馈,而是作出非常积极的反馈,而是说先等一等,先看一下,先稍微冷静一下,这只是一个方面,包括房地产,据说也是需要更冷静地观察,而不是更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反应本身有好处,但是同时带来的弊端会比较多。我想这里讲的政策反应模式的变化,特别是建立一些机制性的东西,对我们来预测未来宏观政策的一些方向,包括具体的措施,将是有极大的帮助。具体到一些宏观政策,财政政策方面还是要有扩张性,特别是支出、减税,这些比较重要的,同时可以出售一些资产,来平衡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问题。货币政策,我个人建议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下调,但是利率目前还是动不了,因为它面临的问题太多了牵一发动全身,包括通胀压力、资产泡沫压力、资本流出压力等等。

  张晓晶:

  为什么我们今天强调金融风险?国际上一个最重要的危机之后的宏观政策的反思,我们以前只看通胀和就业,只看产出,这些东西是不够的。要看金融,特别是金融本身的失衡问题。金融杠杆率都这么高了,债务又这么高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又有一个新的视角,就是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外需要一个第三政策的资助,就是通过宏观审慎的方法,特别关注金融风险的视角来解读当前的问题。而要做这一点,可以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就是我们曾经作过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当前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应该说对于未来中国的增长正常的迈进,将是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谢谢大家。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