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购·金梧桐奖”由中国并购合作联盟主办,由中国证券报组织评选,依据创新性、影响力和增值性等评选标准,旨在打造国内并购行业在整合效果、专业服务、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领域的高水平权威奖项。会议当天共颁发了“新兴产业最佳并购成长奖”“传统产业并购重组最佳效果奖”“跨境并购最佳创新奖”“跨境并购最具影响力奖”“并购重组最佳创新服务奖”五大奖项。其中,2014年备受关注的超日太阳重组案此次荣获了重磅的“新兴产业最佳并购成长奖”。
时间:2015年3月24日
中国并购合作联盟
中国民生银行、中国证券报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来宾,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领域当中的领军者,各位优秀的企业代表,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各位莅临我们今天盛大的高峰论坛,让我们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当中,一起聚焦并购伟大时代,也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并购时代一起来寻找我们未来的创新整合和发展之路.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找到了一个共识,那么就是并购将会是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路径.在这个路上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而在今天我们将会共同分享.
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中国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洪崎先生,中国证券报副董事长王坚先生,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林治洪先生,西南证券董事长崔坚先生,高盛亚洲并购董事总经理金钟允先生。我的钢铁网总裁朱军红先生,谢谢他们。
我相信此刻大家也在期待他们今天的演讲,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同时也谢谢参与我们大会的所有企业、机构和各界的来宾,时间的关系很抱歉不能一一的介绍大家,但是我们希望在热烈的掌声当中表达了我们的诚挚谢意,再次欢迎大家,谢谢大家。
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洪崎先生,有请。
洪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企业家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高峰论坛及金梧桐奖颁奖典礼,对各位领导、嘉宾的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并购时代整合创新,这是并购时代的强音,2014年国内并购发生了1929起,同比增长56.6%,并购金额1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27.1%,交易数量与金额双双再破记录.
快速发展的并购市场,为正在推进的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亮点,显示了市场化并购的力量、整合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当前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适应新常态,是我们企业界和金融界在新时期谋求新发展的基本认知。
经济新常态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企业重大的资产并购重组交易,传统的产业和新兴产业相比,新兴产业内容也在大规模的并购整合,所以在我看来经济新常态成为近两年国内并购市场繁荣市场机制的核心动力,我的基本判断是并购整合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产业整合支持市场前进,有效率、有技术,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提升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也不论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并购融资需求快速增加,相信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并购业务的积极性也逐步增强.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的意见。为全面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做了体系化的统筹安排,也引导各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国内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整合文件,我相信市场化并购浪潮在强大的动力和系统性的政策背景下,将一浪高于一浪。当然也应该看到2014年以并购重组热点,以短期市值管理为目的的所谓并购期,说明证券市场和重组市场推动专业升级和转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外从银行到股权融资基金,从监管到政权服务机构,在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并购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各领域并购专家提供并购建议及服务,为此2013年与业内优秀合作方发起成立了中国并购委员会,会聚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专家。联合国的机构超过30家,将进一步提高并购重组的能力,特别是股权投资基金及跨界并购的嘉宾,将为企业股权融资及跨境并购服务提供更多的选择,特此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已经具备一个卓越合作平台的品质,非常欢迎企业界朋友与并购合作联盟展开各个层面各个纬度的沟通与合作。
2015年针对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和经济新常态的宏观变化,民生银行提出深刻变化的凤凰计划战略,致力于加快业务结构的转型,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的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和帮助客户通过兼并收入实现业务转型,是我们提升传统业务的能力,强化服务行业发展,聚焦服务创新的战略方向。未来民生银行将集中推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企、大型国企与政府,支持具有竞争力的客户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收购兼并优质的项目、技术和品牌,民生银行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实施,创新产品有效规避风险,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益,建立面向实体经济的多层次综合发展金融服务体系。
朋友们,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已经到来,这是一个并购整合服务创新资源互通利益共享的时代,让我们聚焦并购合作联盟平台,共同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并购整合的新动力,投身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成就中国企业并购大业和经济新发展的美好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洪崎董事长,让我们一起张开双臂拥抱呼啸而来的第六次并购浪潮.接下来请出重量级的嘉宾,中国证券报的王坚先生,接下来有请王坚先生为我们致词,有请。
王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谨代表新华社中国证券报对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并购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回顾2014年,国内经济面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新常态。我国在多数子行业上已经出现了结构上的不平衡,传统产业需要重新整合。由此带来的收入不均、贫富不均等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社会层面,这些矛盾都急需通过合适的手段进行缓解或清除。
而并购作为通过市场手段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式,在促进目前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能缓解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可以说是势在必行。
所以,在利好政策频出、企业转型升级以及IPO发行缓慢VC/PE退出急切的三种因素作用下,2014年可以说是“中国并购市场井喷之年”,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不断刷新着纪录。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929起,较2013年的1232起增长56.6%;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815起,涉及交易金额共1184.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1%。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2015年的并购市场将持续2014年的火热势头,继续创造并购市场中的神话。
一方面,国家正逐步实施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放宽对好企业、好项目的审核约束,或者对其快速甚至豁免审核。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和机制发生变化,各地纷纷推出国企改革细则,提出国企改革过程中引入外资、民资、推进股权多元化经营等方式。证监会正准备对中国并购市场简政放权,由政府导向逐步转向市场导向。另一方面,国内政策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包括上海自贸区等条件成熟将进一步便利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
2015年国企改革将全面推行,进而点燃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激情。国企改革涉及集团公司向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低效上市公司壳资源出售、上市公司通过与集团公司控制的非上市公司业务进行资产置换而转换上市公司业务、国企之间的合并等交易形式。国企改革的全面落地将促进并购重组在央企和地方国企间大面积开花。
在2014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中,近一半将新兴产业作为跨界并购对象。2015年势必有更多企业进行跨界并购。在跨界并购的浪潮中,民企是最主要的买方,欧美和新三板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标的池,电子信息、医疗、文化传媒、环保等新兴行业提供了最多的标的,而并购基金则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
PE基金联手实业界将形成优势互补而助推产业整合。2014年上市公司成立的产业并购基金比前几年成立的总和还要多。这一模式中,上市公司将资金托管于PE,由PE机构协助上市公司进行产业链的整合与布局。2014年崛起的并购基金尤其关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整合,今后势必将延续这一方向。
2015年海外并购料继续增长。欧美经济仍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以及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都为海外并购提供了动力。同时,国家政策将对海外并购有重大促进。首先,2014年中国政府对中企海外收购审批流程上已经开始实行相对宽松的政策。例如,2014年10月6日,商务部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出境并购效率。其次,随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工具的跟进将为国企乃至民企出境并购提供新的机遇。
回望过去20年的时间,很多优秀企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并购史。像GE这样的美国大企业做了700多单的并购项目,IBM做了300多家,而互联网新贵如谷歌公司也做了20多单,每家公司都是通过在并购过程中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才能走到今天。所以,在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重组浪潮的洗礼后,时至今日美国才拥有了发达的并购市场和人才济济的并购团队。
而对于现实的中国,我们正在经历着并购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国的企业家们如何能够将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借道传统产业,通过并购整合取得1+1>2的效果,这是未来中国并购市场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亦希望诸位在本次论坛中能够找到答案。
主持人:谢谢王坚先生,中国证券报不仅仅是我们本次论坛的主办方,而且刚才王坚先生也向大家发出了邀约,可以和中国证券报在未来的并购整合过程中创造新的成绩。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有请民生银行党委委员林治洪先生,他将为我们演讲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并购与融资,掌声有请。
林治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老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刚才洪崎董事长、王坚副董事长就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并购市场的现状给大家做了一些精采的分享,所以我们并购的发展特别是对在座的各位联盟的好朋友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我在民生银行分管融资业务和海外业务,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就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并购的机会、并购融资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分析和观点。如果谈起并购重组不可避免和大家谈一谈当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发展问题和企业融资的环境问题。
首先我们的经济环境所处的阶段有其特别性,在全球经济普遍增缓的情况下,在国内产业整合和经济转型这种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过剩产能需要整合,新型的产业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我们经济发展到了特殊的转型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带来新的商品,出现了一些新型市场的增长点。比如在区域整合方面、在产业整合方面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也带来大量的投资银行业务的机会。
产业整合需要并购重组来落地和实现,并购整合也是优秀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在境外发挥着很好的作用,这也是并购市场火爆的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今天召开这次高峰论坛,分享经验和教训,探讨创新的发展思路,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其实在当前商业银行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的环境,泛资产管理分业监管方式也受到了挑战,互联网的发展也异军突起,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给传统的金融生态圈也带来了冲击。跨界竞争也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和理念,金融行业本身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也到了关键的阶段,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和发展模式带来了生存环境的一些颠覆性的变化。
这一切都对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我认为金融行业本身也会出现不断的行业整合与并购,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在全国性的融资银行,这种机会尤为显现,同时银行和企业包括并购重组在内的各种金融需求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并购重组的环境正在走向快速,这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对金融行业及实体经济的冲击和挑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基础,因此大家都常说无论哪个行业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了才能发展。
在政策环境下包括国务院、包括监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整合资本市场简政放权的措施,这个也为并购重组提供了新的更多的舞台和平台,市场政策环境的逐步优化必然带来并购效率的提高,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得抓住这种务实的机遇,充分利用多种融资手段,从并购架构到融资手段的设计理念变化,我分析从并购重组的角度看,资本市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并购资源更加丰富。2013年我国对市场体系构建的重心明显的下降,基层板块得到大量的培育,尤其在新三板股权交易市场得到了迅速增长,仅从数量上而言全国区域性OTC市场的挂牌企业已经超过了交易所市场企业的数量,随着机构的完善并购标地企业的来源更加丰富,在并购的过程当中也越来越走向规范化。去年以来新三板已经开始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并购的浪潮。虽然说新三板风险偏高,但涉及的资产金额更小,企业收获的金额也相对更多。
第二是注册制探索和退行制度。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资源的价值会逐渐的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将使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更加的透明。
第三是并购市场的迅速发展相比,并购融资在我国并购市场的地位应该说是有些尴尬,并购融资的手段必将有更大的突破与发展。据统计从整个市场而言,在2014年完成的交易中,大部分以发行股份作为主要的手段,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当中,也有部分涉及到现金交易,这虽然涉及诸多原因,但并购融资的手段在国内还是比较单一的,有效融资的工具的缺乏也是市场客观的一个现实,目前市场主流的并购融资手段包括并购贷款,并购债券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并购需求,我相信未来这方面将随着市场的发展会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和调整。
第五是随着IPO注册制落地,这也将优化并购市场环境,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的不规范,这种不规范会严重的扰乱市场的秩序,随着良性高效上市公司监管,机制的建立和监管环境的优化发展,并购重组的透明度将得到大幅提升。
下面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民生银行的业务发展及服务的理念,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
首先刚才洪崎董事长也提到了我行的凤凰计划,我也给大家解释一下,凤凰计划是民生银行战略转型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在新常态下保持机制体制的领先,始终保持了标杆性的或者在业内有创新的举措,都将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精剪业务流程,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一些重要的行业,重要的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一是立足全球经济大势,抓住重点特色行业,不断推进行业的发展。二是下一步聚焦行业的区域,提前关注客户的需求推进企业成长,比如我们很感兴趣的,我们现在的热点话题,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路一带,自贸区包括国企改革等战略新领域的合作机会,我们将把这些重点区域向重点客户倾斜和调整。三是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企业的一些金融需求,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一些延伸产品,合理的提供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出去业务,围绕着一路一带相关的走出去业务做深做透。
特别是重组业务不断发展壮大也是我们战略转型重要的组成部分,民生银行对公业务已经开始转型,从董事会到管理层对并购业务都有很大的期待也给予了很大支持,我们欢迎企业朋友能和我们共同探讨各种形势和各个层面的合作。民生银行一直走在并购企业发展的前列,满足企业并购交易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需求,中国并购市场上并购重组融资的手段和工具还远远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当然包括我们民生银行在内的中国的金融机构基本还是在不断创新和推进并购融资手段与工具的多元化的发展方面。目前我们能够提供和满足当前绝大多数并购交易融资的需求,融资工具包括并购贷款、并购债、并购票据,在股权融资工具方面主要包括并购投资及重大资产重组的一些配套的金融服务融资,混合融资工具包括优先股、可转债,此外还有增长势头强劲的并购基金,在这方面也是民生银行一个优势。
当然相对而言大中型企业拥有更多融资的便利和融资的手段,中小企业的并购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一些,这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务实的沟通与探索创新,我相信随着国家金融管制从管产品像管风险这个方向的迈进,随着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未来并购融资的手段将会更加丰富,并购融资也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最后我也希望和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多多交流、多多沟通,最后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林治洪先生,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可能都还记得,2013年在我们中国并购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23家机构率先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也是就是今天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的叫做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我们看到了联盟中的成员取得的辉煌成绩,今天这个平台又迎来了一批新的成员,我们要在大家共同的见证之下为他们来授牌。
谢谢两位授牌嘉宾跟我们新进成员一同合影留念,让我们用掌声来祝贺新进者。好,谢谢洪崎先生也谢谢王坚先生,再次感谢我们新联盟成员当中的这些佼佼者。其实对于我们在座所有的人来说,可能有关并购整合的数据、报道、分析、案例几乎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力量,其实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就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顶级学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分享来共同找寻出我们未来的方向,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上午的上半段主题演讲和分享时间,首先我们为大家有请到的是高盛的金钟允先生,提到金钟允先生大家都对他非常了解,今天他的演讲将会用英文来进行,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待会儿为他担任中文翻译的不是中国人,同样也是一位老外,让我们用掌声欢迎金钟允先生也欢迎他的同事为我们担任现场翻译。
金钟允:上午好,我叫金钟允,我是负责高盛除日本外亚洲地区的总经理,非常高兴今天来到北京和最重要的朋友会面,中国是我们全球业务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驱动并购重组最重要的区域,也非常感谢中国并购合作联盟中国民生银行和中国证券报举办的这次会议。
今天我概括了全球和中国并购的交易量流向和驱动因素,在我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我会将历史的并购市场和目前的中国并购市场进行一个比较,看看有没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从全球并购开始。这张图是过去30年中全球并购的规模,也显示并购量占市值的比重,我先从这张图下面的显示全球并购量开始讲,我要说明几点。我在这图下面说明两个高点,第一个是2000年-2006年科技并购潮,这个应该是用技术来驱动的,第二个是在以融资为驱动的达到了4.1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之后在2010年和2013年这四年间,并购增长了2.6万亿元。大家也知道在2014年的时候并购有一个同比47%的比较高的增长,达到3.5万亿美元,在2015年截至3月15日相对2014年同期已经增长17%,所以我们预期2015年也会有一个强劲的并购量。现在看这个图的上半部分是显示并购量占全球的数据,我们把同行并购量规模的一个指标就是看这个图,虽然2014年有一个高幅的同比增长,但是从并购量占市值的角度来看,2014年达到了5.7%,仍然低于6.3%。在中国并购量占市值比重更低,大概4.7%,所以显示中国未来并购增长的巨大潜力,我们先看全球跨界并购的活动,这个领域高盛是非常活跃。从左边的图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去年跨界并购在所有并购中占33%,规模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在2015年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和类似的规模,从右边的图可以看到亚洲在流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2014年亚洲和欧洲美国竞争之间有总共2320亿美元的并购,在这个图下面也可以看到出境交易并购海外交易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尤其对亚洲和中国的企业来看,我们了解过讨论过全球跨界并购的规模。
现在深入讨论2014年同比增长的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大规模交易和单笔交易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相对2011年2014年有增长87%的交易规模在这些大型交易上面,所以在这些大型交易中也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利益公司和克会医疗是480亿美元的交易,第二个是(英文公司)四万亿美元的交易。第二个大趋势是我们看到了企业作为收购人是有大幅度的增加,2011年相对2014年企业作为收购人的比重从2011年的70%已经提高到2014年的86%。第三个是买方主动接触的并购,有更多的资本雄厚的买家使得这类交易提高,从交易规模来看这类交易从2011年的两亿四以三倍的增长,其中比较大的交易是时代华纳,最后是康马斯特(音)630亿的交易。第四个提到的是以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为出卖标地也有大幅度的增长,2014年同比增长66%,占到2014年重组并购量的一半。
在这个趋势下提两点,第一点是有关支付方式,有很多是用投票法来实施交易,有40%的交易相对十年前增长了30%。第二个提到的是基金投资者,基金投资者已经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也在驱动一些企业出售资产或者分拆资产。
现在我想花几分钟来讲讲这些在什么环境下能推动我们刚才讲过的并购量,首先股票市场的估值是有所提高,标地五百只是从2014年1月1号到现在有11%的增长,第二个图是讲估值的水平不断的提高,现在标地五百是高于历史平均值。从市场波浪角度来看,总体来讲是比较稳定,虽然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去年下半年有一些波动,但是总体来讲还是比较稳定。第二我们用了衡量环境的指标之一,可以看到这一页的右上角,我们在2014年以来是比较高的水平。最后就是我们想用于寻找并购机会的资金量方面,虽然政府的消费者现在仍有杠杆,但是企业已经积累了不少资金,现在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最后这页右下角可以看到私募基金总共合伙的钱也是有所增加,并且达到四千五百亿美元。
我们刚刚解释的和演讲的是全球并购的格局,我现在要就中国市场做一些分析,这个图上我们在以类似的方式来显示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的最近20年的并购量,中国是橙色的线,深蓝是美国,浅蓝是英国,红色是日本,橙色是中国。如这个图显示可以看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并购市场,2014年的交易金额接近45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第二、中国并购活动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2014年中国并购量占GDP的比重仅为4%,而且在美国和英国这个比重是更高将近三倍,这页显示可以看到中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重要部分,2014年的中国并购已经从2004年翻了十倍,从比重的角度来看,2014年已经占了全球的12.8%,在2015年虽然我们刚刚开始,但是可以看到我们也有可能会再创新的记录。截至今年3月15号中国交易量已经达到770亿美元,已经超过2014年一季度660亿美元的水平,可以看到中国国内交易比重不断增加,从国内并购战略角度来判断,2009年之前国内并购占不到中国并购量的一半,最近由于中国政府鼓励产业整合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支持,国内并购量占比不断提高,所以中国并购现在75%左右有国内并购,大家也知道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很多海外并购的机会,但是由于国内并购量也是同样在更快速的提高,出境并购的比重不如国内提高的快。这页显示从十几年前中国提出并购政策开始,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国国内外的并购交易,不时出现各种头条的交易,这些头条新闻反应了各种观点对中国企业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以及成功实现一些目标的兴奋,如获取海外资本以及获取海外的科技类资产,但是也有中国政府介入一些交易,大家知道政府审批和报备流程导致了一些交易推迟,也导致海外担忧一些交易,最近我们看到发改委和商务部对海外收购的改革在进行中,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对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新闻。我们认为这些改革会继续激发中国并购市场的活跃。
那么中国未来方向会怎么样,我们研究后认为中国2014年的并购市场与1996年的欧洲并购市场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首先交易量相近,2014年中国和1996年的欧洲在前面都有大概三年的两千亿美元左右的平稳水平之后,有两年上升导致欧洲1996年和中国2014年都超过了四千亿美元的水平。第二行业分布类似,2014年的中国和1996年的欧洲,金融服务和工业行业交易均占交易量的一半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显示出当时的市场和经济成熟。第三从交易规模的结构角度来看也比较类似,最大的区别是在中国2014年和欧洲1996年相比,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多一些,这可能反映了与欧洲相比,现在中国政府的参与经济程度有了更积极的角色。所以如果欧洲往前看一看,我们说了1996年,我们现在看2014年,2014年的交易量已经超过1.2万亿,各个行业的分布均匀,占到5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有30%以上,所以咱们不介意,那么就可以展示我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去对未来做一个设想。如果我们看欧洲1996年到接下来的五年,就是2007年到2001年我们看到增长开始加速,欧洲1999年开始超过了一万亿美元,中国方面我们作为一个可能的预判,我们认为中国参与推动中国的并购量这2020年可能将涨到一万亿美元。刚才说这个,我们认为有可能在2020年前会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我们把2018年作为一个理论上的可能达到一万亿美元的话,就意味在着2014年和2018年有一个负增长,这个相对欧洲1996年之后增长56%其是低一些。更重要的如果我们看2018年中国GDP的规模做一个占比,那样的话在2018年会占到中国GDP并购量的7%,就是相对现在的,虽然7%还是仍然低于美国和英国现在的11%和13%的水平,所以就在这里我要结束,在2014年高盛为超过一万亿美元全球并购交易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亚洲特别是中国是我们全球业务极为重要的地区或者业务部分,也是驱动全球并购量日益重要的驱动,我们也希望未来能与各位有各种合作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了,我们继续上午的演讲,可能在今天的中国最流行的一个词,应该是互联网思维,也许你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汇来表达到底什么叫互联网思维,但是至少你会看到任何一家企业做的任何一个事似乎都希望能跟互联网产生关系,在中国股市上看到这家企业业务中含有一点点互联网成分的话,那么他受到的追捧程度可想而知,在并购和整合这个领域当中,到底传统的产业跟新型的互联网之间是不是也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呢,接下来我们请出的这位嘉宾他关注的就是包括了传统和互联网之间的嫁接转移和融合,我们请到的这位嘉宾是我的钢铁网总裁朱军红先生,他将为我们介绍的是传统产业大宗商品的电商生态链,有请。
朱军红: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分享一下非常传统的领域,也是非常不幸的领域大宗商品大体的基本情况,我们知道消费品这个电商,刚才主持人介绍,这个其实已经是受到非常广泛的认识,在上市以后基本上在这个领域大家非常清楚。在工艺品的电商领域里头觉得发展起来要缓慢的多,那么我想他为什么这么缓慢,或者说他内在的逻辑到底在哪里,我们首先想从大宗商品这个领域去看一看,他的电商是不是可以去做,或者是如何去做,我们先看一看大宗商品的特点。首先第一个他的交易规模是个非常巨大的交易规模,可以讲数以十万来计算,那么第二点他的体系顾名思义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他可能像传统的消费品一样去摆在那卖,也很难找到集中的场所去卖,所以这么一个东西一对一的交易是非常的明显,电商的大宗商品的特点他的交易频次是非常非常高的,就是它可以不停的转手,转手交易。大宗商品的转手交易是非常的频繁,这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其实他的标准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并不是像大家所认识的说大宗商品的标准化程度各种各样的,他的标准化程度相比较来说,是比较高的,而且大部分都有标准可寻,当然他对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三个他的供应链的关系相对的稳定,因为他是工艺品,所以在这个地方相对的稳定,当然也有他的以价格为主导,所以说他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另外一个他的供应周期相比较来说也是比较强的。另外一个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价格的波动非常的频繁,而且大宗商品的属性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看到全球也好中国也好有大量的商品是在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所以因为他的价格波动所以他约定价格,如果你决定价格交易,我们讲敞口或者闭口风险是巨大的,这是大宗商品的一些特点,那么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他在交易过程中有很多很多的痛点,就是我们如果去解决?
作为电商来看其实我们要去看他的特点,而我们有没有解决这些特点去解决他这些痛点,我们讲第一个痛点就是他定价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是一对一的交易,所以他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所以你在交易过程中很难清楚我的价格定的是否合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由于他是一对一的交易,所以说他客户的寻找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所以这里有销售渠道的问题。第三个因为他是分离的,所以他在货物的安全是有难度的,就是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来无论是钢贸危机是非常非常的严重,这就提出来他的安全性问题。另外一个交易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他多次交易以后物流成本是高的,就是他中间在重复的运输,他的资金需求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是痛点,要非常非常多的钱。另外一个商品之间应收帐款的回笼也是比较困难的,还有一个痛点就是价格的波动,实际上这是很多人也是我们所有从事这个产业以后要去关注的一个巨大的风险,我们有没有办法,或者围绕这点我们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给这些企业提供帮助,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第一个价格定价,我们围绕这个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说打造一个大宗商品的生态圈就他的咨询到数据然后到交易到物流到他的仓储到他的金融服务,我们看我们是怎么去做,这个产业怎么嫁出去。在定价问题上我们用了四五年时间做了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价格信息采集团队,我们有自己的样本,然后固定的样本通过抽样在每一个交易场所形成一个价格,然后形成他的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说我们在定制了以后,交易双方可以按我们这个指数写到合同里头再定价格,这就解决了你长周期供应的问题和你定价的问题,很多人问你这个价格能不能准确,我可以说我这个就是一天一天的做,我从开始不准确,慢慢慢慢自然而然就准确了,因为我们取的是中间价,习惯以后大家都知道这个定价规律,而且我们在国内应用在各种场所的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这就是我们讲我们解决了价格问题,我们以一个品种做到了九大产业的品种,在这个领域里我们解决他的痛点。其实我们解决的同时我们吸引了大量的用户,我们在今天我们拥有五万家,光收费的用户我们就五万家,在这个意义上机会来的时候,我们开始把他转换成交易用户。
为什么讲我们能够去转换,我们再去看看另一个把传统的贸易体做一个对比,做一个对比的时候我跟你讲传统行业和钢铁行业,传统行业去分销,所以他的效益是低下的,交易的频次一定是多的,所以我们把生产商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大大的提升他的效果,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在过去为什么不行,在过去在2010年以前甚至2011年以前,因为钢铁这个产业是供不应求的,供不应求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以定价来决定,但是供不应求的出现,这个时候流动力量是可以压缩的,就是大家把所有的眼光开始放到了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能够付起自己的盈利,所以这个时候大宗商品的机会就来了,大宗商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宗商品的产业提供了极佳的历史机遇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更加关注他整个的交易链条,我们把它做个对比,我们就可以看一看他的对比中以传统的贸易产业跟现在电商里头的这个产业他的对比,因为我是对接的区域量的用户值,所以他的交易效益一定是高的,我们一天的钢材卖是卖了五万八千吨,这个在传统产业里是不大现实的,所以说其实去看的话,因为我加速周转,所以我这个仓库整个的运转流动资金就减少了,你的竞争力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电商这个商业模型跟传统的商业模型的对比有巨大的优势这是他的逻辑,所以在这个领域里头我们讲很不起眼的大宗商品,这个领域里头其实是有大量提升了周转率,我们可以看传统的周转率,他的周转45天,我们可以讲做15天是非常的轻松,15天就一个周转期结束,可以节省30天,他的成本就出来了,所以这个效率很高,我们是一点点的往前推进,我们提供一个综合的交易模式相对于经纪人的角色,这个时候我们并不能占入太多,我们占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开始推全过程的服务,就是技术业务,你可以把所有的委托给我,你把货物交到仓储里面,把你的财务交到我们这儿,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形成一个闭环,这个基础上我们做了几项工作,第一个前面投资机构的交易平台吸引用户,我们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自己建了仓储的管理,解决了一个安全性的问题,所以你放到我这里来我帮你看住货物,然后你可以对接到金融服务,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接金融服务提供动态的融资,这点跟传统对比,就是我可以把所有的交易信息我可以给你金融机构去做对接,解决了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你过去的贷款是很难看到他企业整个的交易状况,而我今天是可以把我所有的交易状况给你开放,这样你看到的是安全,所以说我们解决他整个的信用问题,通过IT技术去完善他整个的再去融资的这么一个服务,就是我们讲我们提供一个仓储的服务,这是整个的流程,看着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会把整个的系统跟金融机构做对接,提供动态质押。我们没有一辆车,我们是成立第四方物流公司,我们找到离我公司最近的地方你们去运输,所有的结算都是由我来负责,所有的收益也是由我来负责,运输中的各种问题都是由我们来管理,因为我们受每一家加盟的保证金,所以我们讲我们完成了整体的配送,这个中间我们可以解决我们的运输,也解决所有通车的行使,因为我们在今年已经完成了,我每天的交易量很大,我铁矿的交易一年达到了六千万吨的铁矿交易量。
我们看另一个痛点,就说价格的波动我们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自贸区也批了,我们知道在温州很多企业减轻价格波动是通过期货市场,期货市场跟现货平台,现货是非常细的,期货是非常标准的,所以我们要提出来在期货市场提供一个创单,我就把非常不标准的但是相对来说是拥有标准的,我们讲两个词是有矛盾的,通过他的交易数据我们形成一个标准之间的差,能够做出创单提供交易客户,迅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做对接,实际上有一点O2C市场的味道,在这个里头我们建一个两者之间的服务平台,就是我们讲解决几大痛点,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交易过程中我们是不会收取一分钱的,这个是不对的,是降低了我们的整个交易效率,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随着交易数据不断的累积之后,我们在后面一定会推出来正常的交易,我们再通过票据把它正常的卖出来,这是我们在天津成立的金控公司去进行这项服务,所以我们通过保底的这个服务可以跟金融机构去对接,最后把所有的交易数据连接起来,去支撑整个的交易这么一项服务平台,就是我们在讲把这几个环节,对接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这是我们在做的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正因为是闭环所以他的效益很高,他的交易也很安全,因为所有的交易都在这个平台上去完成,我们今天在做的也是我们大宗商品能够提供很多服务,为这个产业能够提供服务,对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思维,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其实是不断的去拷贝,钢铁我们做了铁矿石我们也做了,还有几个我们也在做,我们可以做一些微微的变形,基本的逻辑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这就是我用这么一点时间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整个大宗商品的一个生态链,这么一个生态圈做的事情,非常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谢谢,刚才的演讲让我们开阔了新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更多并购整合知识,我个人有个建议,我们暂且不大规模的进行茶歇,我们继续进行现场的内容,如果各位不反对的话,让我听听你们的掌声好吗?好,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们继续进行。下面有请西南证券的董事长崔坚先生,他为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国内并购充足市场发展与趋势,有请。
崔坚:尊敬的各位嘉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做个交流,我主要是就国内的并购重组市场发展与趋势与大家一起来讨论。
第一我首先与大家讨论一下关于这些年并购市场发展的演变逻辑,这个规模的增加和活跃的增加他暴露出哪些内在的因素在促进这个状态,我们的分析是大致形成这么一个活跃的状态有两个根本性的原因,一个是整个市场的管理方面,他的政策他的监管他的各种方面的导向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可能看到我们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的组合改革,我们的新三板我们的创业板我们的债务融资优先股一系列重大改革,还有就是我们当前正在积极的促使我们去年实施的政策很快落地,这些政策与以前相比都有一个出台,能够迅速的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这样应该说整个市场的环境情况非常好,这是我们当前的状态。
第二个是我们企业的并购,他当中参与的主体,并购行为参与的主体他们两个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是大家共同认识到我们资本市场的并购行为,他实际上反应的是一种企业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的并购得到了市场多方面的参与和认可,这样就导致了我们整个并购当中很活跃,这种成功也实实在在的给市场带来了收入,从这两个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并购重组当中内在的因素,从总体上讲我们当前发展过程是经历了整个市场的发展,以及我们并购重组的三个发展,一个是初创和探索,第二是健康和成熟,第三是强势和爆发,我们指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指我们在1993年。上世纪1993年到本世纪的2004年的时间,我们在股权机制改革之前我们的整个生产情况,这个阶段总体上讲叫做资本市场从诞生到重启的发展阶段,这个同时伴随着市场兼并重组,还有市场这方面认识比较浅,于是我们障碍比较多,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一段是很重要的阶段。
第二阶段我们归纳成为2005年到2013年这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变化,一个是我们股权的改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很多的并购重组在逐渐的增长,我们市场在这个阶段取得了认识。包括我们2006年的出台的上市公司管理办法这些章程要求,我们整个并购的行为在市场运行上逐渐畅通无阻,同时在这些当中我们大量的体会到运用兼并重组的方式可能会造成他们需求上极大的满足,于是企业发展的机会有了大量的提高,我们的整个市场各种资本的力量积极的进入,这个时候可以讲我们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一个障碍式、认识到重组活跃的基本状态。
我们讲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14年开始,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的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么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两个方面的推动力有了相当的高度,一个方面我们整个的市场当中正处于国家的这一个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产权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这个阶段需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力量,这也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另外就是我们产业自己内身的我们企业内身的升级换代、产品结构等等方面,同时我们社会资本推动力也充足,这样我们就真正的迎来了我们并购重组的大时代,这就是我们今天这次会议的主题。
我给大家分享第二点,就是从2014年的并购热点来看未来几年发展趋势,从总体上讲我们认为当前的并购有四个方面的热点,第一个是创新方面的热点,第二是跨境并购重组的热点,第三是国企改革方面的热点,第四是市场运行的热点。
首先说说第一个,就是我们当前的热点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市场交易的创新,近几年市场政策不断出现,2013年的证监会的兼并重组这个政策落地,2014年市场环境的政策又出台了,同时新的国五条,重组办法都向市场强烈的传达出了整个监管机构放松管制加强市场规范性的监管,再一个证监会的这种市场环境改革当中,都可以使用注册制,其他的制度没有政府改革,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进一步的推动了我们市场化。可以断定我们未来的市场创新是层出不穷的新状态。
第二点就是跨境重组,国内企业进行跨境重组是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通过这个并购我们可以获得核心技术并获得管理上的经验,也可以获得海外的市场,与此同时在A股市场和海外市场较大差异的情况下,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是放弃了我们在海外的上市,2014年已有多家的境外企业都在A股上市,或者将现在的分拆在A股上市,所以A股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所以跨境并购应该是2015年大家共同去关注的热点。
第三个热点是关于国企改革,这也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市场上看应该是多样化的,但是我们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形势,一个是已经上市的央企通过拆分,然后通过资产重新估值再进行上市,二是实现更深层次的估值。可以讲我们眼前的这些资产重组股权的转让,股权激励等等各种方式都与我们这个当中的混改相关,这个当中基本路径都是一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在资产的注入整合以及资产的并购重组都混成混改方面重要的方式,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国企一定要开始在整合自己旗下的资产或者上市公司的资源,或者置换或者注入等等方式,与2006年2007年以后国有企业不在相同,这一次混改当中的资产整合必将会开始考虑股权结构域产业提升的关系,必将考虑管理的稳定,因此给大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第四个就是我们近期将要推出的注册制,注册制的推出将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上市渠道将会扁平,在这种情况下合资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我们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上市来实现自己融资渠道的增加,这样将进一步的释放企业的并购服务需求,这是我们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我们考虑的第三个问题就是面对当前的并购大时代,我们这些机构该做什么准备,眼前无疑是并购大时代已经来临,市场不断的创新发展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于我们和行业内的这种专业服务我们怎么去做,这是我们今天这个讨论的主题。从总体上讲我们的并购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需要多方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首先是我们这些机构之间要加强合作,特别是包括券商与银行的合作与私募基金的合作等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如果说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我们的中间机构没有应对的思想准备,没有迅速应对的能力以及我们应对的资金实力等等,其实我们整个并购重组是根本没有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值得大家关注的是银行在整个中国当中有非常大的天然优势就是资金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与银行的合作就体现了这个特征,我们银行的政策也对并购方面做了很大政策的调整。第二个要做的工作,就是我们要加强行业专业的管理,这点很重要,这个行业应该逐步逐步的让我们这些做的好的机构成为行业当中的龙头,在细分行业当中无论是大型电商大型的投资基金都难以在所有的领域保持长期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分工明确就能够更专业,我们的分工明确就有可能在这个细分行业当中,我们大家都站在一个连上链上把所有的问题做的更完美,这也是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的目的,所以我们要提升这些细分行业的实力,加强对行业尤其是新型行业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在细分行业的专业水平,从而引导企业开展行业的整合,更好的实施我们的并购重组。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崔坚董事长,崔董事长刚才讲到了中国市场并购整合的很多热点,但是在这些热点当中哪些又可以称为经典呢,接下来我们将会告诉大家这些并购特点展现出的精采,我们这次看到并购金梧桐奖是由民生银行和中国证券报发起的,希望能够在这些评选当中对并购都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顾问、评估机构、法律顾问融资方等等,终结服务的一些力量呈现出来,在这样一个评选当中有什么样的一些亮点甚至在评选过程当中我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纠结,我们把这一系列的问号交给下面这位嘉宾卢怀谦先生。
卢怀谦:尊敬的各位领导、联盟成员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作为首届“中国并购-金梧桐奖”评选委员会的秘书长,我谨代表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对“中国并购-金梧桐奖”的奖项设置、评选规则和评选过程作出简要介绍。
本次评选由中国并购合作联盟主办,中国证券报牵头组织评选。奖项共设“金梧桐-新兴产业最佳并购成长奖”、“金梧桐-传统产业并购重组最佳效果奖”、“金梧桐-跨境并购最佳创新奖”、“金梧桐-跨境并购最具影响力奖”以及“金梧桐-并购重组最佳创新服务奖” 五个奖项,旨在针对2014年在中国并购市场上有创新、有影响力的各类并购典型案例,以及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最佳独立财务顾问、审计机构、评估机构、法律服务、融资方等中介服务方,大力宣扬与鼓励,为市场树立典范。
此次“中国并购-金梧桐奖”评选工作,在海选阶段向全体并购合作联盟成员以及社会各机构广泛征集。评选和投票环节聘请专业机构的业务专家学者组成评选委员会,并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组成顾问指导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给予点评和指导,保证了评选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具有市场认可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评选伊始,就受到了来自合作联盟成员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共收集到符合参选标准的案例142例。经过紧张的评选与投票,评选委员会最终共评出了五大奖项,共15个获奖并购案例,涉及18家企业和机构。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并购合作联盟评选委员会向以上18家优秀企业和机构表示热烈祝贺!
当今世界,并购重组成为资本市场中最能体现其市场效率和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环。我们相信,作为成为中国并购市场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中国并购-金梧桐奖”将推动中国并购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创新和蓬勃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最后与各位分享一句《论语》里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与诸君共勉之!
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卢先生,接下来就到了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按照卢先生刚才为大家的介绍,我们接下来将会陆陆续续的颁出五大奖项。好,首先我们要办法的是金梧桐新兴产业最佳并购成长奖,我先宣布获奖的项目和获奖的单位,以及组委会授予他们的颁奖词,宣布之后我们也请获奖单位上台领奖。
1.1 金梧桐-新兴产业最佳并购成长奖
江苏协鑫重组*ST超日
江苏协鑫重组*ST超日,是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产业整合,江苏协鑫重组*ST超日的举措与方案,兼顾了多方利益,圆满解决了"ST超日危机",也实现了江苏协鑫本身的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对接与整合,实现了企业的产业调整与布局。
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并收购尚世影业等四家公司
百视通公司,紧抓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断融合的机遇,在文化传媒行业并购式发展与成长:通过吸收合并东方明珠,以及收购尚世影业等四家公司,逐步构建起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以及集内容、平台、渠道与服务的全产业链,向成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广电媒体和综合文化产业集团更进一步,同时,也为整个行业的国资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示范效应。
粤传媒收购上海香榭丽广告传媒
粤传媒作为国内领先的报业传媒集团,此次收购以加码户外广告的方式开启全媒体转型序幕,初步构建起全国化、立体化的全媒体广告互动营销平台,积极向文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伸,开辟了一条传统媒体行业转型的新道路,是传统媒体响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发展创新的优秀实践。
1.2 金梧桐-传统产业并购重组最佳效果奖
旗滨集团收购浙江玻璃
旗滨集团并购浙江玻璃,为所谓的过剩产能的传统行业的良性发展,树立了标杆和典范。旗滨集团一直深耕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和管理使传统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次,旗滨集团并购浙江玻璃,将一个破产的H股上市公司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再造,实现了收购当年就扭亏为盈的优秀并购整合效果。并购完成后,旗滨集团业务突破业务半径的瓶颈,一举进入华东市场,一跃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玻璃行业集产能、技术、管理和资本运营优势于一体的综合领先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投证券团队,全程为旗滨集团的本次并购提供了从并购财务顾问,战略顾问到联合股权投资、配套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起到了融资安排人和项目总协调人的良好作用。
中联重科和弘毅投资联手并购奇瑞重工
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投资并购奇瑞重工是国内农机行业,迄今为止的最大一笔并购案,是其产业整合的典范。这些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也进入了迫切的转型升级期,并购重组是必要的手段和方式。藉此并购,中联重科实现了农业机械领域的战略落地,中联重科的五大战略业务版图日渐清晰。
1.3 金梧桐-跨境并购最佳创新奖
复星国际收购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Caixa Seguros(CSS)
复星国际已形成“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大业务引擎,并矢志向“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与“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 双轮驱动的全球一流投资集团大步迈进。在投资理念上,复星秉承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模式融入价值投资理念。在实践中,复星投资并购屡屡被人称赞,本次复星收购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CSS项目,使复星“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蔚然成型,其既定的双轮驱动模式日渐清晰。
弘毅投资全资收购Pizza Express
弘毅投资全资收购英国餐饮品牌Pizza Express是欧洲餐饮行业过去五年金额最大的并购案,在中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弘毅将投资方向转向消费领域,实现了投资转型,为中国跨境并购提供了一个优秀样本。
1.4 金梧桐-跨境并购最具影响力奖
南京新街口百货收购英国老牌百货公司弗雷泽
南京新街口百货是三胞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本次收购是零售百货业中国A股上市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的上市公司境外收购项目。通过本次并购,三胞集团和南京新百借此引进了新的商业模式与国外知名品牌,加速构建包括电商渠道在内的全渠道、扩国境的营销体系,在当今百货行业激烈竞争之中,对实现差异化经营做出良好示范。也高度符合走出去收品牌、收技术的国家战略指导方向。
紫光集团收购展讯通讯和锐迪科
集成电路行业是我国家鼓励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集成电路工艺上主要有设计、制造(晶圆)和封测三个环节,而设计是产业链的最具价值部分。展讯此前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位列全球设计企业前20强。紫光集团连续出手,收购和私有化展讯通信,并购锐迪科,着力打造国内集成电路行业龙头,有力带动了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整合,对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2.1 金梧桐-并购重组最佳创新服务奖
申银万国吸收合并宏源证券
作为中国证券业历史上最大一宗并购案,申银万国吸收合并宏源证券的方案采取了创新性的“投资控股集团+证券子公司”的双层架构设计,实现了各方共赢。合并重组后的申万宏源将改变现有中国券商业的竞争格局,行业影响深远。华泰联合证券在本并购案例中,创造性的设计了交易方案,是两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得以顺利进行,获得市场及客户认可。
中安消借壳飞乐股份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中安消借壳飞乐股份是海外上市中概股退市回归A股第一单,也是国资改革大背景下一次有益尝试。同时,招商证券作为本案独立财务顾问,创新地以托管等方式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为确保重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二次腾飞奠定了基础。投行工作价值体系明显。
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湘财证券
本次并购重组创造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券商”的诞生,同时,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新三板”并购,已然成为彰显新三板企业价值发现功能的示范案例。西南证券、中联评估在重组过程中以其专业服务做出了为交易的达成以及顺利实施起到了专业的关键作用,在新兴行业并购传统行业的交易结构设计和估值方面做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石化系列重组改革
中石化系列重组改革是我国首单,也是迄今为止最大一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并以专业化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为国企改革探索出一条崭新道路,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国企深化改革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海问律师事务作为重组改革的唯一的律师事务所,以其专业法律服务为重组的成功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中石化方面高度认可。
华录百纳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蓝色火焰
华录百纳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蓝色火焰项目,是迄今为止,影视行业的规模最大的产业并购案例。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打通了电视全产业链,为实现构建综合型文化传媒领军企业的目标更进一步。同时,华录百纳响应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深化改革作出了典型示范。中信建投作为独立财务顾问,从交易的撮合到交易方案的设计、实施以及后续的企业间整合,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开创性的提高了创新服务方案。
天齐锂业收购泰利森
天齐锂业收购全球最大锂精矿生产企业泰利森,是全球矿业“蛇吞象”式并购的经典案例。锂原料是我国紧缺的有色金属品种,也是电池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目前,我国锂原料严重依赖海外进口。本次收购,使天齐锂业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际锂资源定价权,极大拓展了公司上游资源的战略布局,也是A股上市公司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大胆推进以小收大和跨境并购重组的标杆案例。
主持人:其实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同感,我们很幸运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在这样风起云涌的并购时代究竟金融发展趋势会呈现什么样的未来,每个人都寻找答案。我们请到的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寻找经济金融的新常态。
巴曙松:这一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待了一年做访问学者,经常的程度不同的参与到在纽约和美国的一些企业并购的活动,所以能切实的感受到中国的企业在推动跨境的并购、在全球的新常态下重组、参与全球产业并购的积极心、优势劣势。
那么我自己也接触了一些我们国内的投行同志,从香港从纽约的市场退市回来的人很多了,再比如最近开始兴起的可能在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他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市场越来越窄,可能在美国市场是没有太大的空间的一个普通的制造业的企业,但是拿到中国这个市场对接到我们的上市公司里还能够促进更多企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我看到了今年以来,很多企业上市公司开始委托些投行去找这样的一些企业,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中国的企业并购在这个新的国际国内的环境下出现的一些新的趋势一些新的苗头。
我自己也是中国证监会的并购重组咨询委员会的委员,这一年也没参加证监会在美国待着,但是一个体会是我在回来之前我在纽约的投资金融机构交流,我怎么看到人家的企业家回来,我陪着他们吃早餐吃午餐的时候中间围着大投行,这些金融机构怎么没有我们自己的金融机构呢?我们自己的金融机构干什么去了?商业银行还在做这些传统的产业,我们国内的投行呢?忽悠什么十年二十年大牛市,我们真正的企业并购的需求往往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的支持,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是利用这么一点时间来简单的讨论一下目前这么一个并购重组他的一个国际国内大的环境,为什么会大家都把目光放到并购重组上来。
几条主线,这是国际市场,不同的经济体他的经营运营的状况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这就给了中国的企业从容的在全球选择标的的时间,我也和很多前面获奖企业交流过,说为什么现在要去全球找资源找机会呢,其中有一个获奖的CEO跟我说的很清楚,说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体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所以你不用去想全球,你就跟随这个市场一起成长也可以过的很好,只要在所在的行业踏踏实实做,这个市场就可以,那么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说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说全球也在进入新常态,比如说我们增长速度下来,可能又回到了一年级,无可厚非那么一些发达的经济体,他的增长速度又变快,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不能仅仅只进中国的一个市场,必须要有全球的视野,从全球范围内选择你最有竞争力的各自的优势来进行组合,这一点我也感觉中国的企业走在我们金融业的前面。
比如说2013年底去的,那个时候去看房子、买酒店、买地,到了中期去看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对我们基因生物技术互联网价格高了以后,看中国的企业现在很多转向欧洲,我有时候转点项目给他们,我们同样的行业同样的标的在欧洲能找出更便宜的,所以这些企业有了全球化的视野,利用全球不同经济体之间增长的差异节奏,他能够在新的发展时代把握和找到经济发展的本身企业发展新动力。
我做过万达的董事,万达现在全球拓展也挺积极,那么到了美国之后我就老去看他们买的MC,我个人觉得这个单子本身就证明中国的企业本身开始对外并购的能力,大家都在问我们中国的企业是不是跟日本一样,是不是可以卖的出去,姑且不论对日本企业投资评价是否接近真实的情况,我专门问过他们,说我就认为你们当年买的楼买的太贵了,后来都倒出去了,亏了好多钱,是不是这样?他们一个公司的高管说不是,我们这个公司凡是留下的好几栋楼赚了好多钱,还有的说如果我们当初把资产都留在日本那还不知道是什么状况,大家做一个对比,所以现在所谓的新常态在国际上表现为,像美国的说的低利率、低增长,在全球表现出不同的经济体复苏的节奏差异性很大,对一个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和金融家来说,正好提供了金融体进行资产配制的机会,而中国所谓的新常态要技术的升级,不再过多的依赖低水平低价格的投资,以及产生的需要整合,我们需要找到技术的升级转型,要有一些像刚才我们朱总介绍的通过互联网的融合来促进企业的升级,这是中国标准新的含义,这个时候并购重组自然有他独有的魅力,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我拜访了很多基金经理,基金经理都是比较偏执,有一个犹太人的基金公司,最迷信的一个基金经理管了990亿美元,大家没听错990亿美元的一个基金,中国好的基金公司总得产品他就不看好,不买中国的。最近国内到香港相对低,他就买一点点,很少,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管你说的好不好,我就给你几个指标,几个经济体杠杆没那么高,地方政府、房地产包括这些上游的企业,杠杆利率下来他这个产业就会到底,第二过剩的产能他不消化,对经济复苏也是有关系,这两个指标没降下来。我就问他说,我们也有其他的方向,不一定等着钢铁厂关闭、退出,我们也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路线,不一定是等他退出关门,而是并购、整合、转型、升级,有些在你们美国是过剩的,我们中国企业一运作也挣钱了,比如说MC亏了好几年,那么中国的企业进入的时候,行业的周期正好是影视院线行业的低谷,同时做财务重组,原来亏损融资成本很高,万达进去之后公司一运作,母公司自己借钱就很便宜了,把原来那么高的置换出去利润一下就缓过来,利润一释放加一点激励机制再进行融资、扩张、上市进行良性的循环,说明中国的企业操作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莽撞的土豪胡买一通。这么多年中国专业水准提升的是很快的,所以我想说的是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通过并购重组是找到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非常重要的大家认为的一个思路。
从前期角度来看,我们说并购之所以有价值看复苏的差异非常大,不同的货币他的分化差异也非常大,我们一起看,每年我到12月31号我有一个坏毛病,就是把这一年的投行做的分析拿来做对照,结果我发现华尔街这两年普遍错的很厉害,2013年华尔街说美元利率降结果没降,到了2014年说美元利率肯定会升也没升,这也表明全球的经济进入到一个不确定性比较大而且复苏也非常缓慢,但是低于长期的一个趋势,现在的复苏只是说比唯一的时候好一些,但是还低于历史平均值,这个时候往往也是行业洗牌重组整合的一个关键时期。那么从全球来说,虽然总体上复苏的力度不大,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的经济体复苏的步伐参差不齐,非常的显著,总体来看美国的去杠杆是个人部门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下降,很多人说美国今天的复苏我自己观察,确实付出了非常艰苦的一个阶段,节衣缩食,很多低收入人被赶到大街上,房子被收回去了,未来新产业的方向都很明白,这个也是为什么可以并购。
我们看美国的杠杆利率,已经触底开始在回升,美国的老百姓也在借钱最近不敢借了,这个借钱是因为陡峭的下降,所以他的负债率很高,手里有现金资金成本比较低,这个时候就得等产业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个极端的是美元如果走强会加剧一部分美国本土的制造业经营困难,所以使他更有动力转移一部分我们很希望得到的高技术型的这样一些企业收购他们装到英国的上市公司里来对接,实际上美国的经济再复苏但是力度不是那么大,主要的原因是他的结构也没有出现非常大的改进,所以他还是像之前的这种比较对外的失衡,贸易还是有利差这么一个状况,四亿多的投资也非常的谨慎,不是没钱,有钱,手持现金很多,但是他在私营部门的资本形成在2014年也刚刚回到4%点几,跟二战以来的均值差的很大,所以民营私营部门也在观望。但是总体上毕竟复苏,从2009年底到现在有四五年了,所以最近华尔街的朋友都在说美国股市很少连续涨超过五年的,所以已经涨了四年,今年已经做好了跌的准备。
为什么中国企业把关注点放到欧洲去了呢?相比较而言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大家以前把德国视为欧洲的引擎增长的动力,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开始,德国的工业产出制造业的新订单等等都大幅的下滑,最有趣的是当中国的企业在为融资成本高,中国在为降低融资成本而反复讲的时候,在德国出现了一个少见的案例,就是你要买德国的国债,利率是负的,你借钱给他还得给他贴一点利息,这个从经济学上很难解释。我问他们说利率是负的都一抢而空你们为什么要买呢?他说我们认为未来还会有严重的通缩,说现在不买过段时间可能负的更多,所以相对而言中国的企业如果介入到欧洲的话,他用当地的融资,融资成本要比美国低,包括我们国内的企业在曼哈顿岛上大家响应比较大,几个买酒店的企业,像复星买大通一号,我跟他们的财务人员接触,他们从表面上算收益率并不高,按现在的投资和现在的价格,但是他们后期的一系列运作会大大提升的回报,他们会把酒店占的地方匀出一半建成高档公寓,那个房间卖出去会比酒店高出一倍两倍,比如说他以这个作为平台来做融资,扩展他在美国新的投资,所以这些就是既需要我们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也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去帮助、合作、支持。
那么从供给来看,欧洲有步入日本化的趋势,欧元区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口老化的问题,来看欧元区人口的抚养比,也就是说65岁以上的人口,15到65岁欧洲人口的比例跟日本差不太多,看他们的研究报告有个大致的结论说,在人口严重老龄化的经济体内,经济会逐步进入利益经济体,首先是日本,现在是欧洲,所以下一步人口结构迅速的老龄化,他的利率可能就会很快的降下来。
从全球的央行来看,我们一方面看到美联储逐步的在退,欧洲和日本也很松,当然美元很独特,所以他的退出和日本、欧洲的松,从结构上来看欧洲会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新的套利资金的重要来源,所以这也是我们的一些企业并购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从全球的流动性展望来看,金融危机之后新型的经济体利用全球非常宽松的货币环境货币条件来进行海外的融资,还扩大杠杆,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发达国家的投资者也向全球去大范围的寻找高收益的产品,所以全球的资金向新兴市场流动的比例在上升。根据IMMF的研究进入金融危机之后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占比从金融危机前的略高于10%,大幅的上升到接近50%,那么现在这种收缩,美元的走强和可能的回流就是其中的一些扩张快的经济体会受冲击,所以这一部分如果跟中国的产业能够整合的不错的话,也是不错的并购一家资产的机会,因为在美国的联邦宽松期他们不介入太多,利用资金成本低的时期负债率太高,所以美元一旦开始走强开始回流,这些经济体受到冲击,就使中国雄心勃勃的企业家有一个机会合适的窗口找到价格比较理想的资源,特别是美元周期,美元每一次的走强从历史上来看往往每一次都有一个发展中心,他正好是上一轮美元走弱的时候借钱借的多的,杠杆加的高的,国际收支失衡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美元的走势来看,美元的走强资源价格回落全球通缩预期以及资金流向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新的一年里中国和全球企业并购的重点和方向。
我们再把时间放的长一点的话,去看这样一个体系之后美元呈现的五个阶段的非常清晰的贬值和升值的这么一个周期,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图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美元贬的是周期密度非常的对称,每个周期升值贬值的幅度也很大,第二个美元汇率的走势受他本身美国经济影响非常大,或者说从美联储公布的会议纪要来看,美元虽然是个国际货币,但是他的国际货币角色是附属于美国的,这一点也是被广为批评的,但是批评归批评现在仍然在使用。那么美元汇率重大的调整往往与其他国家的金融相伴相成,包括初期的美国经济适当期可能在走软,然后随后在80年代中期高度的复苏,那个时候拉美受到的冲击最大,结果英国推出汇率机制美国走软,在座的我估计都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从泰国横扫东南亚,那么这一次在随着他的房地产泡沫美元一直在走软,现在开始在走强,相关的这些美元走强可能受到冲击的对资源依赖比较大的这些经济体出现了,这跟金融危机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中国这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从货币环境里来说对中国是有利的,在美元走强的时候资源价格就会比较低,这个时候促进整合会比较有积极性,那么我们也看到美元的周期从历史上回复的话,他的强弱跟美国本身的债务水平相关,而且也是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看到昨天晚上美联储的二号人物,他是导师级的人物,他基本上传递了一个比较犹豫的不可捉摸的假期前景,但是目前看假期可能性不大。美国这一轮的复苏主要是美国本土内部的复苏,美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不是那么大,第二从前期美元走强的过程中看,有几个月的时间可以去?美元在量化宽松时期投放到市场的流动性和有升值预期之后他的回流,所以他只要有这个就可以走强复苏,所以这个对全球产业的影响就暴露出了。
下一个我觉得在我们的并购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因子,是观测全球产业动向很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和美元相关也不全相关的油价,所以它是观察经济走向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他会影响国家货币政策,不同产业过剩产能的消化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复苏的相对强弱,那么从全球的这种走势来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美国量化宽松时期低利率,介入市场的低波动率是全球金融市场的两个核心的特点,主导了全球各大类资产的定价和它的走势,但是未来随着美联储融资的退出及全球不同经济体复苏的节奏在显著的分化,这两个变量可能都开始出现显著的变化,他的低利率有的经济体会加息,低波动率也不一定,有的波动率比原来加大,那么从未来的趋势来看,金融市场间接式的区间波动可能会加剧,也会成为一个新常态,主要原因是什么?一个全球增长的,到目前为止经济的复苏过于依赖美国这一个单一的经济体,美国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也认为在2015年应该进入增长,这样一个单引擎,他的速度也不会像原来那么快,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过程所伴随着巨大的变动性。我曾经组织翻译了耶伦一个论文,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原来写论文可以写的挺好的,把这个逻辑讲通顺了,但是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色变成一个需要担负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怎么退出还有保证经济不出现剧烈的动荡的联储主席的角色,这是最大的挑战。我昨天反复读了(英文)的演讲,几乎又有当年格林斯潘的特点,他就反复讲的说二三季度我们就应该加息了,但是加完以后如果不好我们也可能减息的,所以这个不一定,跟原来的利率周期是不一样的,到底这个政策预期会怎么样进入到很了一个很难把握的时期,就像当年格林斯潘说的一句调侃的话,格林斯潘说话很模糊,所以他有一句名言说,如果你听懂了我的意思,那你一定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所以联储现在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的到底是哪个经济体会倒下,这种不确定性的担忧也会加剧市场的波动。
第三个前期利率保证了金融过剩,大量的资金从这些发展平台全球的市场流动,现在重新变化之后剧烈调整也不可避免,那么在这个环境下如果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相对来说受危机冲击不是很大,然后现金流流动相对比较好的企业来说,选择更强的平台,在欧美经济比较好的时候,你很难想象会有那么多的经济体纷纷来报名加入,所以谈判你得增强。那么中国的新常态中国的领导人用的新常态和欧美用的新常态有差异,新常态这个词做美国最大的固定收益公司是最常用的,他们开玩笑说我们这一年不是发了多少产品,而是我们一个词新常态在你们中国这么大幅的流行,在中国的新常态和欧美的新常态有差异,欧美更多的强调低利率低资本低成本三低,而中国的新常态是转型升级找新的增长点,消化过剩产能,所以是姿态更积极一些。那么增长的目标来看,适当的调节也为做并购做整合做改革开出了一定的增长路度上的窗口,而且比如物价3%,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这个是容易达到的,那么全球是个通缩的环境,但是他定在3%这也意味着会赋予价格改革更高的权利,所以很多事业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大幅的改革,使得这些行业重新的洗牌、整合变得可能,原来可能是亏损的,一些资源用在公共服务,现在价格调整之后变成一定的有利的资产,可以通过证券化,也可以进行整合并购,所以这个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同时你也看到整个的货币增长的目标M2相对来说定的不是那么高但是留了一个余地,在具体的执行中会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略高,所以这也得出一个结论是什么?他们不会大规模的货币的投放,而是维持一个大致稳定的货币预期。相对来说财政政策推动结构调整,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大家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影响,从这个大的走势来看,2015年还是在寻找新常态的一个过程中,所谓新常态是一个稳定的转型升级完成的,所以目前还是在寻找这个过程中,所以从整个经济增长波动的趋势来看,确实在一个利率,但是也在寻找新常态的这个过程中,那么房地产的下滑是目前这个经济增长回落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基础设施投资也好,出口稍微飞速也好,整个企业看抵消不了房地产下滑的拖累,而且这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本身内容,原来非常依赖投资依赖房地产开始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变换经历的一个阶段,从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从目前的走势来看企业的盈利有望在低位期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经济波动期来看,因为这个时期虽然市场没有显著的回升,但是利润的改善主要来源于成本的改善和资源降低的问题,所以很多严重的依赖使用美国的资源相对来说他的比例就会起稳回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资本市场上也在有所表现的,从利润上要找原因,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不同产业的去产能化的进展来看,不同产业的产能化可能会在2015年逐步的出现,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了一个大幅的扩张,所以我们看产能应用率的曲线会发现从2011年开始出现明显的回落,那么这个回落本来迅速的就会带来产能过剩的消化,但是比如一些认为保护的措施再加上很重要的特点,那么对比一下这一次产能过剩的行业分布,和1997年1998年产能过剩行业的分布就会发现,1997年1998年产能过剩主要是下游、纺织、皮鞋、鞋帽这些下游过剩产能清清仓基本上就过去了,那个时候你看上游钢筋、水泥、石油,产能利用率90%几日子过的不错,而这一次产能过剩的行业变成了上游,基本上就是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这些产业,这些产业你要去产能这比原来多生产的几件服装要复杂的多,当然也需要找新的去产能的路径,那就是更多的依赖并购重组这些金融工具来提升和加速这个过程。
我最后讲个故事来结束,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主要领导的座谈,每次都找企业界几个人部委和学界几个人,企业家参与的少所以控制不好时间,下面的递了个条说时间到了,领导问你怎么没给出什么建议?企业说自己说话比较开放,你让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领导说那当然是说真话,他是搞家电的,要我说我就说,说哪个方面呢?希望政府帮助你做点什么出点什么政策支持,需要什么方面可以帮助你?结果企业家说了当时都很惊讶,要我真的说的话你们什么都别做,为什么呢?说你看我们中国最牛的家电业微波炉,全世界我们中国说了算,就是原来的几百家并购成几十家、十几家现在的三四家,现在中国是全球产量的大部分,他基本上能够影响这个市场的标准走势新一年的看法,而我们这个家电行业在2008年的时候也接近这个状态,说那个时候你看在商场里面看到的牌子七八个,也开始洗牌了并购重组整合了,结果弄了一个家电下乡,这么一调查现在商场里面卖的牌子40多个,我当时就在想我们的机会又来了,我又可以从四十多家并购成几家,又体现了我们并购重组的案例,所以就是从国际的环境,从目前国内经济环境来说,并购重组给予很大的期待,谢谢各位。
主持人:好谢谢巴曙松先生,学者就是特别严谨,不仅有严谨的数据严谨的观点还有严谨的时间观念。巴老师主张直接,那么今天上午的论坛就到这里,也欢迎大家在13点25分再次回到现场,来感受新时代的风云变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