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国去年四季度GDP环比增6.9%,全年GDP增5.7%!美股高开高走

后歆桐 葛唯尔 第一财经

  虽然去年第四季度GDP超预期,但美国今年一季度和全年的GDP增速预期近期遭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普遍下调。

  当地时间27日,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1年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上涨6.9%,超过预期的上涨5.5%,刷新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而2021年第三季度美国GDP仅上涨2.3%,创疫情来最低增速。

  增长主要来自企业库存增加、个人消费支出和私人投资迅速恢复以及以非居民固定投资来衡量的出口和商业支出强劲,但美国政府支出和进口情况拖累了GDP增长。纳入此次数据,美国2021年全年GDP增长率为5.7%,录得自1984年初以来美国最强劲的增长速度。

  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兼高级经济学家布拉德(Sam Bullard)称:“(去年)第四季度早些时候的假日购物和服务业复苏有助于提振整体消费,而强劲的消费者支出有助于推动GDP增速。”不过,他也指出:“这种势头在(去年)第四季度季度末有所放缓,12月零售额下降1.9%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他称,美国净贸易额连续第六个季度拖累GDP,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在12月飙升至历史新高。

  消息发布后,美元指数短线走高逾10点,升至2020年6月来的高位97.21,日内整体涨幅超过0.7%;现货黄金起初波动不大,但随后跌破1800美元/盎司,日内跌超1%。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时,纳斯达克指数涨1.24%,报13710.5点,道琼斯指数涨1.41%,报34651.17点,标普500指数涨1.37%,报4412.99点。 

  美国今年GDP增速预期遭普遍下调

  虽然去年第四季度GDP超预期,但美国今年一季度和全年的GDP增速预期近期遭到分析师和经济学家的普遍下调。他们认为,高通胀、供应链瓶颈、财政刺激力度的减弱、疫情扩散都会在今年一季度乃至全年对美国经济造成影响。

  在本周稍早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EO)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美国2022年经济增速大幅较去年10月的报告调降1.2个百分点至4%,在所有发达经济体中的调降幅度最大。IMF给出的原因包括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法案的通过前景黯淡、美国提前退出货币宽松政策以及持续的供应链瓶颈。

  不过,IMF研究部副主任佩蒂亚·科娃·布鲁克斯(Petya Koeva Brooks)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预测,供应链瓶颈有望在今年获得缓解。布鲁克斯解释称,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消费者需求将从实体商品更多地转移至服务业。与此同时,民众继续重返就业市场,也有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严峻局势。

  诚然,新冠疫情依然是重大不确定因素,并对通胀、就业乃至复苏路径产生联动作用。布鲁克斯补充道:“若奥密克戎毒株重创全球供应链,或产生连锁反应,并延长供应链瓶颈的影响。不过,截至目前,我们依然预测供应链瓶颈有望在2022年得到解决。”

  根据IMF的预测,奥密克戎毒株肆虐将在今年拖累美国经济增速0.1个百分点;《重建美好未来》法案一揽子财政措施的通过前景黯淡则将拖累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

  有美国媒体于7日~11日对69名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高通胀、供应链瓶颈和传播速度极快的奥密克戎毒株导致受访经济学家将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10月时的4.2%下调至3%,调整幅度超过一个百分点。受访经济学家还调低了今年的增长预期至3.3%。超过一半的受访经济学家预计,供应链短缺至少将持续到今年下半年,更有三分之一的经济学家预计,这一情况将持续到2023年或更晚。

  布拉德称:“受到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近几周来,经济发展势头放缓,加之每月的儿童税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政策到期以及供应链面临的持续挑战,第一季度GDP增长会大幅放缓,我们的预测为2.9%。”

  摩根大通在本周最新的固定收益策略报告中也指出:“摩根大通的经济活动意外指数(EASI)最近几周已大幅下跌至负值区域,表明数据相对于市场预期表现不佳。”摩根大通预计,美国消费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放缓,经济增长将从2021年第四季度的环比7.0%减速到2022年第一季度的1.5%。

  高盛也在最新的美国GDP预测中,将美国2022年的GDP预期从此前的3.8%下调至3.4%。高盛给出的两个主要原因是对美国财政刺激力度的预期减弱以及奥密克戎毒株的扩散。

  本周稍早公布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期。本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综合PMI数据均表现低迷,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其中,服务业PMI初值和综合PMI初值分别降至50.9和50.8,均创下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仅略高于50的荣枯分水岭。制造业PMI也创下15个月新低。

  今日与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同时公布的数据也好坏参半。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2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6万人,略低于预期的26.5万人,也是今年初以来该数据首次下降。但美国商务部公布的1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出现大幅下滑,并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表明资本投资在第四季度末缩减。此外,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上涨4.9%,符合预期。2021年第四季度实际个人消费支出初值环比上涨3.3%,不及预期的上涨3.4%。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也认同,美国经济增长正遭遇瓶颈,或者说,美国经济正在放缓。但他认为,当前美国经济的增长减速更多地是由于周期的自然消退,而不再是主要因为疫情。他认为,此次衰退与1940年代时非常类似,但当前的这个周期可能会“更热且更短”。

  美联储货币紧缩在即,经济能否“软着陆”?

  而就在美国经济增速预期被普遍调降之际,美联储却因为高通胀压力而不得不开始收缩货币政策。

  今日凌晨公布的FOMC会议决议以及会后鲍威尔的讲话延续了美联储去年底来的“鹰派”基调,释放了最快3月加息的明确信号,并暗示3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并开始加息,同时计划于3月15日的会议上讨论有关缩表的更多细节。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更表示,不排除联储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至少加息一次后开始讨论缩表,需要大规模缩表。鲍威尔还表示美国的经济情况足以支持加息。

  飙升的通胀无疑是美联储冒着经济衰退的风险大幅提高短期利率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去年12月的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创下1982年以来的最快增速,也是连续第三个月增速超过6%。

  IMF在最新的WEO中预期,全球通胀将在2023年消退,但美国的情况略为不同。IMF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紧缩,并可能会通过工资上涨传导至物价上涨上。

  上述调查中,受访经济学家预期以CPI衡量的美国年通胀率将在今年中降至5%,这一预期远高于去年10月时预测的3.4%;经济学家还预测今年底美国通胀将进一步降至3.1%,但也高于上个季度预测的2.6%。

  不过,虽然分析师和经济学家也普遍预计美国通胀将持续更久,但依旧担心美联储加息给经济和市场带来的影响。

  美国银行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哈内特(Michael Hartnett)认为,虽然广泛的经济领域需要更多的加息来遏制通胀,但市场只能承受很少的加息而不崩溃。在目前的美国经济形势下,美联储的任何加息周期都将是短暂的,随后最早在2023年就将再次实施宽松政策。

  “当前的利率冲击是迫在眉睫的衰退恐惧的理由,美联储的货币缩减行动不仅会导致经济衰退,还会导致市场危机。”他称,“当股市、信贷和住房市场已经被默认为将无限期持续‘5000年来最低利率’时,可能只需要美联储两次加息就会导致波动。”

  均富(Grant Thornton)的首席经济学家斯旺克(Diane Swonk)称:“这是美联储几十年来首次追逐通胀。最大的风险是,美联储可能会因加息速度超过当前的通胀水平而让市场感到恐慌和过度。”

  以格利斯曼(Christian Mueller Glissmann)为首的高盛策略师团队称:“由于通胀压力远高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水平,美联储遏制通胀的努力可能影响经济。一个很大的风险是,利率冲击有可能引发增长冲击。”

  DataTrek Research的联合创始人科拉斯(Nicholas Colas)反讽地指出:“在风险资产遭到进一步抛售之前,美联储根本不会相信,其在今年年加息和缩表,更有可能导致衰退,而不是软着陆。”

  不过,美联储的确也给自己留了一丝空间。鲍威尔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我对美国经济表现出的韧性表示欣慰,但奥密克戎毒株会不利于2022年第一季度的美国经济增速。美联储在调整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将“保持谦逊和灵活”,并尽可能清晰地沟通(政策意图)。

  华尔街目前对于美联储是否应该在可能危及经济和市场的情况下加息也存在意见分歧。以摩根大通为首“宽松派”,认为相比与通胀高企,经济增速放缓更值得担忧。以高盛为首的“紧缩派”则认为,今年美联储的“收水”力度会超出华尔街目前的预期。

  布鲁克斯表示,在应对通胀等问题上,美联储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时采取慎重态度,且迄今为止均采取保持与市场的良好沟通。诚然,鉴于加息的速度、时间和最终利率水平等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