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划上句号之际,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融机构“打脸季”。2018七大“顶级”策略仅一条确定盈利的国际投行高盛等机构,均成了投资者的“吐槽”对象。
有网友调侃称,跟着这些“高大上”的金融机构做投资,需要留个心眼——“反着买,别墅靠海”。
有好事者统计,高盛给出的2018七大“顶级”策略,如果跟风买,目前只有做空美债确定盈利,做多欧元区通胀风险溢价尚未有定论,而其余五大策略则全数出现巨大亏损。而如果反向操作,则很可能成为2018年的投资赢家。
无独有偶,渣打银行对2018年的金价预测也沦为了笑谈。2018年1月22日,渣打银行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预计2018年黄金潜在价格将创多年新高。分析师预测平均价格为1324美元/盎司,高位区间为1450美元/盎司。而实际上,自年初开始,金价便从1350美元/盎司一路下行,至10月止跌反弹,但最高也没有站上千三关口。
国际大投行似乎从未走出“预测漩涡”,查阅公开资料可见,高盛、渣打、美银美林、德国商业银行、瑞银集团、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汇丰银行均曾爆出过“打脸”预测。而其业绩却丝毫不受差劲的预测功力所影响,反而愈发稳固,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些广而告之却不断判断错的投行报告,究竟坑了谁?
客户就是上帝,但有时候也是“肥肉”。众所周知,国内企业尤其是央企很多已经成为国际投行的“重要客户”。近期有报道称,在某知名国际投行的“用心”服务下,中国企业频繁遭遇金融衍生品投资滑铁卢。
“巨额亏损,高管下课”之后,有当事人总结,由于我国相关衍生品的缺乏,国内企业只能到海外市场上进行交易,海外市场上的一些“江湖老手”——大型国际投行利用中国企业缺乏经验的弱点,设计出结构复杂的高风险、高杠杆性的衍生品,并不惜采用欺诈性手段向中国企业兜售。
这一说法或非臆测。媒体早就发现,某华尔街投行曾一边对外宣称应该出售黄金,一边掷出数亿美元买入SPDR黄金基金。
兜售带有欺诈性质的套期产品、故意疏漏的风险提示以及不透明的交易操作等手段,已经成为投行“江湖”中不成文的潜规则。
“洋投行”肆无忌惮为中国企业及投资者“挖坑”背后,一方面显示出我国实体企业乃至金融机构对衍生产品的应用需求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国内企业衍生品应用及风险管理的能力存在不足。
中国企业频繁被“洋投行”围剿,企业更应该从自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衍生品市场这个专业度要求非常高的领域,除了建立一支十分专业的队伍之外,还需要三分谨慎的业务态度。此外,国内金融体系也亟待健全,及时堵上相关金融监管漏洞,建立起国际投行在中国的行为规范,以免更多中国企业掉进别人的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