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中证股扫描 > 2016年11月 > 1107 > “股科”问诊室

化工:国产碳纤维迎发展良机 荐5股

分享到微信2016-11-07 11:52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来源:东北证券

  [摘要]

  报告摘要:

  碳纤维下游应用领域广阔,需求持续增长,国内进口替代迫切。碳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被誉为“黑色黄金”。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风电叶片、体育休闲等领域。2015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为7.4万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290亿美元,预计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达13万吨。国内市场2015年碳纤维需求量为1.7万吨,其中80%以上依赖进口,预计2020年国内需求量将达到2.9万吨,进口替代需求迫切。

  汽车轻量化需求为碳纤维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各国对汽车油耗和尾气排放政策要求不断收紧,同时近年爆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痛点无法有效解决,轻量化设计将发挥重要作用。碳纤维由于其性能优异且轻质的特点,被誉为“轻量化之王”。装备碳纤维复材车身的宝马i3成功商业化开启了碳纤维汽车轻量化应用大门,各大汽车企业纷纷与碳纤维巨头合作,布局碳纤维轻量化业务。2015年全球碳纤维汽车市场需求量约8700吨,预计未来五年年均增速21%,到2020年需求量将超过2万吨,将成为增长最快和需求最大的领域之一。

  国产碳纤维技术不断突破,高性能碳纤维量产为高端应用提供基础。

  近年来,国内逐渐掌握更为先进的干喷湿纺原丝制备方法,T700级碳纤维实现稳定量产,T800级碳纤维突破技术封锁。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化生产为我国碳纤维应用由低端体育休闲向高端工业市场转变提供了基础。国内企业重心由原先专注碳纤维生产逐渐向高附加值下游复合材料开发应用倾斜。

  政策持续引导,资本不断注入,国内碳纤维行业迎拐点,未来发展可期。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引导碳纤维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工信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突破高强碳纤维低成本、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快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级碳纤维产业化突破。同时专项扶持基金逐渐完备。康得新、和邦生物、海源机械、精功科技等上市公司或其股东集团资本不断注入,布局碳纤维产业链。依托上市公司和股东集团大平台,有利于整合资源技术优势,提供资金保障,加快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碳纤维相关上市公司标的推荐:第一梯队:康得新、金发科技;第二梯队:和邦生物、海源机械、精功科技。

  新三板公司建议关注:恒神股份;其余建议关注:中复神鹰。

  风险提示:碳纤维及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

网友评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金融市场
理财导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