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 > 中证股扫描 > 2016年11月 > 1107 > 中证寻股台

富春环保事件点评:非公开发行预案出台 节能与固废开启新局面

分享到微信2016-11-07 12:16 | 评论 | 分享到: 作者:来源:国海证券

  事件: 公司11月2日晚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79861111股,募集资金不超过9.2亿元,发行底价为11.52元/股。拟用募集资金投资以下几个项目:1)收购新港热电30%股权(3亿元);2)新港热电改扩建项目(3亿元);3)烟气治理技术改造项目(1.1亿元);4)燃烧系统技术改造项目(0.8亿元);5)溧阳市北片区热电联产项目(1.3亿元)。同时公司明日复牌,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收购新港热电30%股权并进行改扩建,既增厚公司业绩又提升效率

  新港热电项目位于常州市新北工业园区,是新北区公共热电联产热源点之一。随着新落户企业的竣工投产以及部分企业拆除自备热电机组改为由公共热源点集中供热,园区内热负荷需求正大幅增加。公司现有的3台75t/h锅炉一方面无法满足新增需求,另一方面投运较早,长期满负荷运行,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磨损,对集中供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公司拟投资3亿元新建2台220t/h高温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同时配套1台B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以满足园区的新增需求,项目投产后能够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10亿元、净利润5281.97万元,能够增厚公司的利润。

  公司此前持有新港热电70%的股权,此次拟用募集资金3亿元收购胡士超持有的剩余30%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能够提高决策效率,有利于改扩建项目的快速实施。同时新港热电前三季度净利润5122.80万元(去年全年6292.85亿元),增速较好,再加上新建的产能贡献的利润,公司的业绩将会达到很大的提升。

  烟气治理和燃烧系统技术改造,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实现双赢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同时2015年8月,浙江省也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地方燃煤热电联产行业综合改造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到2017年底,所有地方热电厂实现超低排放要求。公司拟分别投资1.1亿元对富阳本部1#到9#锅炉尾气净化系统改造,能够一次性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同时有利于维护公司的环保行业形象,获得更多政府和居民的支持。

  目前1#炉和3#炉运行已经超过10年,部门零部件面临更新换代的周期,公司拟投资0.8亿元对燃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能够提升锅炉燃烧和处置销量,增强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另外燃烧系统升级改造后,每年能增加销售收入约1800万元,并节约用煤量一万吨以上,至少为公司节约经营成本1171.50万元,间接为公司增加经济效益。

  投资溧阳市北片区热电联产项目,节能和固废开启新局面

  溧阳市经济开发区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园区对供热系统、供热需求增加,发展需求巨大。公司拟投资1.3亿元建设3台11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并配套2台15MW背压式发电机组及附属供热、供电设施,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2.60亿元,年均净利润5,555.45万元,新增业绩看点。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形成富阳本部、衢州东港、常州新港、清园热电、溧阳热电五大项目。

  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项目推进有望加快,业绩将加速释放。同时新上任的董事长张杰先生具备海外商学院教育背景,管理能力出色,年轻有为的管理层有望加快推进公司“固废处置+节能环保”业务的异地复制与外延扩张,公司的发展将开启新的局面。

  实际控制人再次增持彰显信心,股价具备安全边际

  自2015 年大盘下跌以来,公司实际控制人已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次,涉及226.46万股,金额3015.96万元,2016年8月25日实际控制人孙庆炎再次增持161.41万股股份,增持金额2000.94万元,目前平均增持成本为13.09元/股,实际控制人四次增持,显示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同时2015年12月,公司实施了5360万元的员工持股计划,成本11.78 元/股,此次非公开发行底价11.52元/股,与当前股价接近。我们认为,公司积极绑定高管、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将极大提高公司经营动力,同时股价存在较高安全边际,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异地复制的扩张模式,同时公司管理层变更,外延有望加速。不考虑增发对公司业绩及股本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 EPS分别为0.33、0.41、0.4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45、36、32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异地复制、外延并购不及预期风险,蒸汽价格下调风险,下游制造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非公开发行不能顺利完成的风险

网友评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金融市场
理财导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