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机构人士:部分优质债券或被“错杀”

蒋振凤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上周末金融管理部门表态严处各种“逃废债”行为,市场情绪得到缓解。机构人士认为,信用债风波引发的市场情绪波动将慢慢平复。

  部分品种被“错杀”

  多位机构人士表示,这次风波既有在预期之内的成分,也有出乎意料的成分。南方基金国际部总经理黄亮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永煤事件”发生后,不少机构开始严格筛查投资标的并重新梳理债券投资池,许多信评研究员对与永煤同一行业、同一地域甚至相近主营构成、相似背景资质的发债主体均表达了负面的预期,对于其他盈利能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重、以往处于债券投资池“边缘”的主体也普遍做了出库调整,从而引发了进一步的抛售以及相关品种价格普跌。由于机构的同质化较强,市场情况影响机构行为,机构行为反作用于市场成交与价格,短期内的负反馈循环可能难以避免。

  他坦言,站在整个市场的维度来看,个别信用事件直接导致其他发债主体的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的可能性不大。本轮违约事件的后续波动应该会缓慢地控制在短期影响的层面,但投资者信心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因为多数投资人并不是直接参与信用债市场,可能通过基金或者其他渠道参与,由于净值下跌而导致情绪加剧,容易促使投资者盲目加入到赎回大军中。由于债券的流动性问题,债基面对大额赎回会更难处理,不少管理人为了抵御赎回端对基金运作产生的负面影响,被迫先卖出流动性更好的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以换取更多的现金头寸,部分相对优质的信用债“被错杀”,“所以在市场资金面偏紧的时候,央行及时出手补充流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释放积极信号

  “现在很多投资者都在关心,这波信用债风波究竟何时能过去,市场信心何时得到恢复,不少人还犹豫不决。”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近期高层定调,对恢复市场信心很重要,“永煤事件”对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近期相关信用事件最终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市场信心会恢复得更快,但是“震荡的信用体系需要时间来修复,现阶段首要的是回归理性思考。”

  对于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基金持有人而言,多位机构人士均表示不建议投资者进行较大赎回。债券的流动性并不像股票那么强,特别是处于赎回环境中,债券的表现会很差,大量赎回对持有人不利。基金公司会通过自己优质的信用分析能力,尽力帮助投资者筛选掉大多数的尾部主体信用风险。

  “如果部分高等级的信用债受到较大流动性冲击,导致收益率显著提升,将是一个不错的配置机会。”黄亮表示,由于实际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估值修复是比较确定的。有关部门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也都在采取一些积极主动的措施,在市场中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目前信用债市场对发行人约束不足,违约成本不高,这是未来政策的着力方向之一。”琨山资本董事长武良山表示,近期爆雷的企业债务负担确实较重,主要是受到了目前经济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信用利差长期扩大化的势头仍在继续。短期看,对市场有一定影响,但尚在可控范围内,市场情绪料较快回归稳定。中长期来看,违约事件有利于推动信用债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定价。

  京师深圳金融律控中心主任、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江泽利表示,未来应完善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普通投资者缺乏足够的风险辨识度,因此打造良性健康市场至关重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