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债研发中心:三举措提高利率传导有效性

王姣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已基本放开,基准利率体系正在完善,价格型调控机制建设不断推进。但也要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还有一些“硬骨头”。

  围绕如何提高利率传导的有效性这一热点问题,中央结算公司总监兼中债研发中心主任宗军日前在“调频F10”中研发布活动上提出三点建议:保持短端利率的相对稳定性、发挥债券基准定价作用并促进债券利率向其他金融领域定价的传导、妥善应对存贷款基准利率。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利率相关的有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影子银行市场。确定良好有效的利率体系,有利于政策传导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宗军在上述活动中表示。

  宗军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整个金融改革中处于基础性、根本性的位置,它是提高金融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以及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要求。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许多进展,但利率双轨制还需要最终攻克,利率传导机制尚不够顺畅,货币调控常态化仍在推行中。

  宗军指出,中国货币调控框架体系的核心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利率调控为主,以数量调控为辅。这就决定了要坚持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同时数量指标仍有监测意义。二是多期限的利率走廊。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率锚的寻找十分关键。基准利率短端可以对标回购利率,长端对标10年期国债利率。为了推动短端利率向长端利率的传导,可以将3个月国债利率作为监测指标。三是采用多元化的、量价组合型货币政策工具。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