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凛冬,越是充满希望。上证报记者日前获悉,2018年末,两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获得股东增资,为来年业务拓展储备“粮食”。同一时期,停滞已久的牌照审批突然开闸,让一批一直虎视眈眈的公司对拿下牌照重新燃起希望。
这两则消息意味着,一批新的持牌机构将涌入这个红利逐步消退的市场,消费金融已然进入“战事”胶着的时期。只不过潜在的变数在于,趋严的监管政策将让合规高压一直持续。
增资之举此起彼伏
2018年末两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进行增资。一是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股东方——广汇汽车公告对其增资6.9亿元。二是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其股东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各自增资10亿元。
自2018年初以来,就有不下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拟增资或完成增资。
市场分析人士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出现持续增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金融市场仍保持高速增长,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持业务拓展,并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二是,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说,资金成本压力增加倒逼消费金融公司储备更多的资本,以化解资金压力。
股东肯不断增资,说明消费金融市场这块蛋糕足够诱人。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8年消费贷款余额仍然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大约30%。其中银行系消费金融业务是扩张主力。
各路资本觊觎牌照
目前,市场上已有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从过往业绩中可见,如无意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两三年就可以盈利。而可观的利润也让各路资本眼馋不已,申请牌照的队伍蜂拥而至。相关统计显示,有10余家公司还在排队申请牌照之中。
杨慧敏认为,消费金融公司的牌照仍有很大价值。首先,融资渠道比较多元,可以进行同业拆借和发行债券;其次,杠杆率相对较高,最高可以10倍杠杆,而小贷公司最高只有2.3倍。
据易观分析师王蓬博分析,消费金融属于稀缺牌照。尤其2017年监管部门对现金贷进行整顿、小贷牌照杠杆率受到限制后,消费金融牌照价值更加凸显,申请门槛也水涨船高。
记者了解到,比如视觉中国与富滇银行等,自2015年就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到目前为止尚未落地。
在沉寂一年多后,中国银保监会在去年底批准了两张消费金融牌照,一是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厦门金圆金控、国美控股合资成立的金美信消费金融;二是金蝶中国、中信公司、中信信托合资成立的中信消费金融。
但无论是手握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是新入局者,市场都已经达成共识:场景和流量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更好地触达用户,发掘用户消费需求,并且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把握好风控,是消费金融路径规划的根本之处。”融360在其报告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