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仍将继续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盘面博弈难度依然较大,增量资金大规模入场的意愿不足,北上资金的加速流入基于A股纳入MSCI的比例即将提升,海外资金正处于建仓高峰期。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9月份MSCI纳入因子提升后,A股与海外市场联动性将会加大,近期外资可能更青睐A股市场。距离9月A股MSCI纳入因子提升还有一个月时间,对比A股首次入摩前外资进场的时间节点,目前正处于外资建仓高峰期。
招商证券张夏预估,A股纳入MSCI的纳入比例提升至5%,预计外资流入规模较5月会略有放缓,保守估计将带来增量资金约400亿元。
海外资金不断进入,上周市场反弹明显,北向资金加仓个股也均明显反弹,上周获北上资金加仓近20亿元的伊利股份期间公司股价涨幅近10%。外资人士表示,虽然市场持续波动的时间恐将延长,不过投资者无需过分担心。经过近期的调整,中国股票的估值已变得更有吸引力,市盈率下调到12.6倍(1月份的高位为14倍)。只要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健,会继续将短期的市场调整视为长线投资逢低吸纳的良机。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市场反弹源于前期跌幅大、估值较低、政策微调,目前反弹逻辑未变,短期市场继续反弹。
荀玉根表示,反弹在路上,跌幅大、估值低、政策微调偏松的逻辑没变,二次探底是正常现象,政策底领先市场底。第五轮历史大底磨底还需时间,右侧需等去杠杆高峰过去。过去政策偏松的反弹,往往价值搭台成长唱戏。货币和财政政策托底后,聚焦新经济的产业政策落地更利于成长。二次探底后的第二波反弹,科技类成长股弹性更大,如5G、半导体等。中期圆弧磨底角度,消费白马仍是较好配置品种。
华创证券认为,在短周期下行期政策出现边际宽松之后,价格和短周期景气度可能出现反弹,市场有估值修复的动力,反弹阶段强周期板块占优。中期来看,短周期主跌阶段市场仍然面临波动率放大的压力,配置盈利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低的优质成长以及稳定板块龙头更具安全性,中期看好医药、计算机行业业绩稳定、PEG合理、现金流充足的中盘绩优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