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风向标作用或重现 外资私募加速抄底中国市场

王彭上海证券报

  悲观时正面信息容易被忽视

  从历史经验来看,外资大举布局A股市场的时点,向来具有一定指向意义。

  兴全基金黄鼎钧近日发文称,自沪深港股通开闸以来,北上资金有两次持续较长的大额净买入区间:第一次是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催生了A股的蓝筹白马行情,沪深300指数区间上涨18.26%;第二次是2018年4月至今,时逢A股估值低点与被纳入MSCI,沪深300指数区间下跌9.68%。

  惠理投资表示,当前市场情绪悲观,令人容易忽视正面信息。其实,宏观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受益于基本面的良好表现,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长形势乐观。板块方面,继续看好内需股,重点投资于盈利前景理想、较少受宏观事件风险影响的公司。

  “虽然市场持续波动的时间恐将延长,不过投资者无须过分担心。经过近期的调整,中国股票的估值已变得更有吸引力,市盈率下调到12.6倍(1月份的高位为14倍)。只要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健,我们会继续将短期的市场调整视为长线投资逢低吸纳的良机。”惠理投资称。

  贝莱德中国股票团队负责人朱悦也表示:“中国股市的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是偏低的。我们相信,这些年中国推行的很多结构性改革,能够逐步改善经济结构,从而带动股市估值的提升。”

上一页12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