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2只新股港交所上市 首发募资3189亿港元
证券时报记者 康殷
2021年,生物科技与医疗在香港IPO数量居首位。
12月21日,香港交易所发布2021年回顾,截至12月17日共有92只新股上市,首次公开集资额达3189亿港元。其中,54家是新经济公司,包括32家医疗保健及生物科技公司,占期内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86.6%。
新股集资额
达3189亿港元
香港再度成为世界上最活跃的新股集资市场之一,2021年内新股集资额达3189亿港元。
香港交易所的新股市场今年仍然非常活跃,尽管新股数量和集资额较2020年的高位有所回落,但截至12月17日共有92只新股上市,首次公开集资额达3189亿港元。其中,54家是新经济公司,包括32家医疗保健及生物科技公司,占期内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86.6%。
自2018年推出新上市制度以来,共有45家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根据《上市规则》相关章节来港上市,合计集资1109亿港元。港交所指出,在2018年上市改革成功的基础上,香港交易所继续不断完善上市框架,力求在提供适当的投资者保障与提升市场质素和吸引力之间取得平衡。这些改革不仅提升了香港作为全球企业首选上市地的地位,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
今年11月,港交所刊发了有关建议优化和简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并拓宽了第二上市制度,欢迎在海外上市、经营传统行业的大中华公司来港上市;同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发行人在保留现有不同投票权架构或可变利益实体架构的前提下来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此外,香港交易所上周正式宣布推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上市制度,新机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香港引入SPAC上市制度可以为市场提供一个除传统的首次公开招股以外的上市渠道,吸引更多来自大中华区、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创新行业的公司来港上市,有助于推动富有潜力的企业新星的发展。
年内,香港交易所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巩固其作为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门户的地位。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包括10月推出的香港首只A股衍生产品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期货,这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最成功的期货新产品,为全球投资者及风险管理人交易和管理中国持仓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且便捷的工具。
展望2022年,香港交易所将继续专注“立足中国”的战略优势,把握区内外各项发展机遇。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自从加入香港交易所以来,一直专注于多个核心战略目标,包括巩固香港交易所作为国际融资中心的独特地位;将香港发展成亚洲首选风险管理中心;扩大中国A股离岸产品生态圈;以及提升香港市场的整体吸引力等。
新经济公司
成明年赴港IPO主力
安永日前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也印证了今年香港新股发行中,高科技企业占比持续上升。
安永报告指出,2021年香港市场预计共有94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额323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减少35%和19%。其中,前十大IPO中有3家独角兽企业,5家来自中概股回归,筹资总额占前十大比例超过九成。生物科技与健康行业表现出色,IPO数量跃居首位。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列筹资额首位,占总筹资额的38%。
2018年港交所新规后上市的IPO活动上升,2021年筹资额占同期总量的60%,共有19家非盈利生物科技健康企业和8家以同股不同权方式上市企业。7家中概股成功回归香港市场,筹资额占全年总量的32%;除第二上市外,2021年两家造车新势力中概股还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在香港上市。
生物科技和健康IPO表现亮眼,共有33家生物科技和健康公司今年在香港上市,IPO数量列首位;筹资额列第二。而不计中概股回归的几家公司,生物科技和健康IPO筹资额也列各行业首位。
安永指出,港交所致力于持续改良上市规则,以符合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更严格的SPAC框架,将进一步加强吸引及便利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来港上市。随着疫苗接种数量不断提升,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加快。内地行业监管举措密集出台的阶段可能已经结束,利空影响逐渐消失。明年中国内地货币政策大概率比今年宽松,南向资金有望维持进入,对香港股市形成一定支撑。香港本地经济稳定和发展方向明确,复苏动力显现。中概股回归势头延续,部分原计划赴美上市公司可能转向香港市场。科技、生物医疗类企业上市方兴未艾。香港市场估值优势吸引全球投资者,IPO排队企业数量亦会维持高位。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认为,香港IPO市场活动前景较为乐观,随着符合条件的同股不同权中概股企业回归,预计明年新经济公司,如科技、传媒和电讯,及生物科技与健康企业等,将是香港IPO筹资的主要行业及成为増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