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底将与业绩共振
近期指数持续调整,使得市场估值水平进一步下行,估值底不断夯实,而随着中报披露临近,市场将重新聚焦业绩端。估值底有望与业绩共振。
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两市约有1200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报业绩预告。从预告方向来看,正面预告、负面预告、不确定三个方向中,正面预告占比最大,约70%。另一方面,据券商研报显示,2018年二季度预告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限均值为1.32亿元,高于2018年一季度水平。综合来看,A股业绩相比于一季度有所改善。
中报业绩超预期个股往往会受到资金关注,这从近期康泰生物等个股走势可以看出,康泰生物日前预计中报同比增速280%-310%。那么沿着这个思路,如何挖掘中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
招商证券表示,基于2017年报及一季报中基本面较好、业绩有保障、景气度有望持续等因素分析,可以从以下三领域寻找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第一个是大众消费复苏带来的买入需求高景气。消费服务行业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保持20%左右,同时对于全部A股的净利润增量贡献度正在提升。2017年商业零售行业业绩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了36.6%的净利润增速,线下消费回暖,新零售带来新活力。纺织服装业绩分化,高端女装品牌和电商持续发力。受益于消费升级、存货管理及线下渠道优化,中高端品牌零售整体业绩回暖,线下同店销售额不断改善,存在结构性机会。
第二个是自主创新和流量需求将带动TMT行业盈利持续改善。其中半导体行业盈利增速保持高位,2017年、2018年一季度盈利增速分别为46.3%、170.6%。计算机细分子行业中计算机应用盈利状况优于计算机设备,行业内部盈利分化比较明显,龙头公司表现出强者恒强的竞争优势。通信行业一季度盈利向好趋势明显,大数据、物联网等业务发展较好的公司将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第三个是具有较高防御本色的国防军工和医药行业将拥有业绩保障性。军工行业在一季度盈利情况大幅好转,2017年、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4.7%、179.8%。细分子行业中,船舶制造和航空装备的盈利改善最为明显,航空产业链保持较高景气度。医药生物行业自2015年起保持了收入和盈利双升的局面,景气度持续走高,细分子行业建议关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