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类板块仍受关注
近期,A股市场走弱,缺乏“赚钱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更为考验投资标的质地,业绩由此也成为当下投资者最主要的考量指标。而在中报大幕即将拉开之际,已有116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有近七成公司中报业绩预喜。
数据显示,截至6月23日,共有1156家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594家预增、191家预降、48家预盈、80家预亏。其中预增翻倍的公司有139家。预计中期业绩增长率(净利润同比按公布区间折中计算)最高的公司有启明星辰、世荣兆业、国创高新,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2803.48%、3850.39%、2863.61%。
下半年市场有望从流动性预期转变为盈利驱动。东北证券认为,上半年A股环境表现为两个因素的组合,一是对经济保持韧性的预期转悲观,二是流动性状态有所改善,因此市场结构也表现为流动性预期驱动特征。东北证券指出,随着对经济韧性的确认和对流动性乐观预期的结束,预计下半年盈利确定性的兑现将成市场最主要的驱动力量,而其中,企业内生性增长将成为选股的最重要因素。
中银国际证券表示,当前,A股业绩增速中位数12.4%、高于历史底部水平均值8.8%。历史上四次底部时,A股个股业绩增速中位数分别为4.3%、15.0%、7.2%和8.9%,平均值为8.8%。当前,A股个股业绩增速中位数为12.4%,好于历次底部的平均水平。从2005年以来,底部时期的业绩增速是趋势向上的(除了2008年的业绩由于通胀原因显著高于其它年份),这可能是随着深交所股票数量不断提升,成长股的占比日益提高,对A股整体业绩增速起到了带动作用。
在行业方面,以上半年业绩预计翻番的上市公司来看,隶属于机械设备和化工行业的公司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属于成长类的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行业也相对较多。而与净增持的情况对比,呈现出了一定的重合。数据显示,近期净增持公司最多的行业板块主要有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而这些行业是在近期市场中振幅较大的板块。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在6月19日的大跌中跌幅均超过5%。不过,22日超跌成长股又成为资金猛攻的主阵地,国产软件、5G以及知识产权等科技题材集体闻风上涨,在上述板块的带动下,上周五创业板指全天涨幅1.84%,再度成为盘面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