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遭遇“急冻”
现金分红强势来袭,“霸屏”多年的高送转则迅速“降温”。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高送转指引》(征求意见稿),将高送转比例同业绩增长挂钩,确定了不得披露高送转方案的“负面清单”。市场监管人士认为,制度安排将使上市公司的送转股行为回归本源,真实反映公司经营业绩和股本扩张需求。
事实上,随着监管层持续加大对高送转的监管力度,上市公司借高送转炒作股价等市场乱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据,2016年度,两市推出高送转方案的公司为201家,较2015年度的370家下降幅度逾四成。
参照高送转新规的“标尺”,按沪深主板10送转5、中小板10送转8、创业板10送转10来看,2017年报中,两市仅60家公司披露高送转计划。其中,沪市10家、深市主板9家、中小板16家、创业板25家。
记者注意到,尽管有着“史上最严”之称的高送转新规尚未正式实施,但不少上市公司已在对标新规,“踩线”推出送转计划。
以中小板为例,天润数娱、东方雨虹、赫美集团等22家公司拟10转7,金发拉比则精确推出每10股转增7.5股的送转方案。同样,有6家创业板公司拟10转9,而长盛轴承则进一步将“距离”缩小至0.2股,推出10转增9.8股的送转方案。此外,沪市有8家公司精心设计了送转方案,其中艾迪精密、杰克股份等6家公司也预留了0.2股的“距离”,拟10转增4.8股。
在高送转新规实施后,未来是否会出现更多“精打细算”的送转方案,值得市场关注。(上海证券报 祁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