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后创业板的强劲上涨,究竟是绚烂一时,还是开启了新一轮行情?
近几个交易日创业板指震荡调整和阶段性上行交替出现,风格切换再度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谨慎者担忧一季报业绩预告季可能会有“地雷”引爆;乐观者认为“新经济”春风拂面,跃跃欲试加仓新兴行业成长股。尽管卖方机构对此争论不休,但买方机构往往采取淡化风格、均衡配置的操作策略。有公募人士表示,一季报相关数据是当下投资核心标尺,一季报业绩较好且估值合理的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业绩逐渐披露
近期,A股上市公司进入财报披露季,不仅仅是2017年年度报告陆续披露,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也先后落地。特别是在春节以后,创业板指表现强劲,带动市场热情高涨之余,业绩能否真正兑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信息披露规则,创业板公司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3月31日之前的,应当最晚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披露下一年度一季度业绩预告;年度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在4月的,应当在4月10日之前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小板公司预计一季度业绩出现净利润为负值、同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扭亏为盈情形,应当在年度报告摘要中或以临时报告形式披露业绩预告,披露时间最迟不得晚于3月31日,在3月底前披露年度报告的公司,最迟应与年度报告同时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
因此,未来两三周是中小创公司的业绩大考期。按往年情况,业绩增速较低或不达预期的公司都倾向于在临近截止时间发布公告。不少机构人士担忧,如果一些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可能遭遇下挫甚至会影响到创业板的整体表现。
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创业板公司2015年外延式并购规模达到高峰(1387亿元),并购承诺期一般为3年左右,进入2018年以后外延式并购的业绩承诺将逐步到期。截至2017年三季度,创业板商誉规模达2422亿元,占创业板净资产比例高达22.3%(A股非金融仅为6.5%)。创业板公司有较强的动机通过资产减值等方式进行“财务洗澡”。而4月将进入一季报业绩(预告)集中披露期,市场担心创业板业绩“爆雷”会对盈利预期产生扰动,特别是高商誉+高估值的行业(传媒、休闲服务、计算机)可能面临盈利和估值的考验。
天风证券策略报告指出,当前阶段处于成长股二级驱动(业绩)能否启动的观察窗口。为何业绩如此重要?原因在于“相对业绩的变化”是决定风格的关键因素之一。举例来说,主板公司的业绩增速从2013年底的15%下降到2015年底的-2%,而同期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增速从9.7%上升到21%,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成长风格的“相对业绩剪刀差”。随后,主板公司的业绩从2015年底的-2%快速回升到2017年三季度的18%,而同期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速则从21%大幅降至5%,于是又形成了一个极度有利于价值蓝筹的“相对业绩剪刀差”。
天风证券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长股业绩将遭遇集中考验。从预期层面来说,目前市场已经在两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中小股票的业绩大概率要分化,散乱差股票业绩表现依旧会很差;第二,此前连续依靠外延并购保持高增长的公司,尤其是业绩承诺在近期结束的,业绩也大概率存在风险。如果这些股票在未来出现业绩爆雷的情况,最多是对成长风格的短期情绪产生扰动同时带来成长风格的下跌,这种情况反而形成了比较好的参与机会。所以,判断成长风格的延续性,关键在于龙头成长股的业绩情况。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傅静涛认为,与价值股“先分化、先验证、先走弱”一样,成长股也会经历如是过程,因此4月一季报披露窗口,成长板块总体走弱,个股分化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