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曾在2017年一马当先的上证50指数表现偏弱,中小创则强势逆袭。“风格是否切换”引发市场激辩。
当下,基金经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紧跟风格、积极调仓;有的降低仓位,谨慎应对;有的选择忽视短期波动,坚信风格尚未转变……总体来看,基金经理普遍认为,2018年市场有机会。
应对中小创逆袭
2月12日以来,创业板指数在10个交易日里累计反弹11.27%,中小板指数累计反弹9.72%,而同期上证50指数仅上涨1.93%,“风格是否切换”引发市场激辩。
源乐晟资产强调,风格转换是结果不是原因。2017年之所以出现行业龙头跑赢小市值公司、价值跑赢“成长”、周期跑赢“成长”,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龙头公司、“价值”类公司和“周期”类公司的盈利出现拐点,而这些公司估值又在相对底部。况且,很多人所谓的“成长”就是小市值公司,这些公司是否具有成长能力值得商榷。现在能做的是去判断相关上市公司未来的盈利,而不是猜风格。
“风格切换都是后验的。可能2月初市场风格就已经切换,也可能目前只是中小创的超跌反弹。关键在于应对。”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1月份,我的组合里还有些蓝筹,后来都清了。现在几乎满手中小创,主要配置了半导体、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军工、传媒娱乐和教育板块。”
部分基金经理虽有调仓,但依然谨慎。“调仓后拿的是工业互联网、芯片、5G、区块链、大数据,只是短线应对。如果它们回调,我会减仓避险。”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尚不能确认风格切换。
“我们会考虑逐渐增加偏新兴产业标的,对于偏传统定义上的价值品种则保持不动或者减持。”泓德基金表示,未来成长的比重慢慢上升,价值逐渐下降。2月调整中,受冲击较大的是银行股和地产股,最初很多投资者将这类品种作为稳定的低波动标的配置,但2月波动影响了投资者的判断。
但是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中小创的系统性机会还未出现。清和泉资本称,创业板迎来系统性机会的说法为时尚早,整体估值偏高。从投资角度来说,首先,2018年依然是结构性行情,可预期的分化趋势是优质资产和劣质资产的分化、业绩确定性和业绩波动性资产的分化、盈利和估值匹配高低资产的分化、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资产的分化。其次,要更关注企业质地,市场风格并不是影响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市场主流投资机构的配置肯定有部分向科技类股票和中小创倾斜,但幅度不大,持股结构仍以蓝筹为主。”北信瑞丰基金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庞琳琳表示,近期中小创触底反弹的主要推动力有三方面:一是年初以来累计跌幅较大、业绩不达预期等利空因素基本出清;二是国家政策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呵护;三是高利率环境有所缓和,在美国一季度加息预期基本落地、汇率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利率环境边际有所改善,有利于创新的推进。
“我们偏向忽视市场短期波动,更多关注公司的业绩、成长、管理效率、战略布局等基本面因素,并结合估值水平选择标的。”国金基金基金经理李安心表示,近期中小创表现明显好于大盘蓝筹有其合理性,但持续性不够。全球利率处于上升周期,美国加息预期在提升,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流动性宽松状态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