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房租金环比上涨2.2% 谁在抬高房租价格?
中介抢房推波助澜?
一直以来,住房租赁市场被认为相对更加市场化,是市场竞争、博弈的结果。
新城集团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政府在推动租赁合同的备案,但是因为缺乏行政手段效果并不理想。在政府相对缺位的背景下,租金更多取决于租房市场供需双方的博弈。
但也有观点指出,目前房租过快上涨的问题在于,随着资本的大量进入,租赁中介机构快速掌握了大量房源并获得定价权,租客在租金博弈的过程中过于弱势。
这与租赁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有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对于很多中介公司来说,目前在租赁市场的业务很大部分都是通过低价囤房,包装高价出租,赚的是租金上涨的差价。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下,租赁中介机构被认为“天然”会希望房租价格上涨。
清华水木论坛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他挂出的位于天通苑的120平三居室,预期价位每月7500元,但在两家中介三轮抬价之后,房租原地暴涨3300元,高达每月10800元。
这似乎并非个例,一些案例表明,租赁中介机构对租赁成本的控制正在放松。一位新入住太阳宫某小区三室两厅户型的租客小张告诉记者,他所租住的房屋,租赁中介机构以远高于前期租金价格的每月两万元从业主手中获得房源,但由于物业只允许租赁中介机构增设一个隔间,现在可能难以覆盖成本。
同时,租客的议价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7月北京房屋租赁的议价空间进一步收窄,6月降至3.7%,为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
8月15日,贝壳研究院院长杨现领撰文回应租赁中介机构“高价拿房”问题称,此类事件更多属于个案。
杨现领认为,专业化机构有房源供应量更可预期、更稳定,定价更稳定、波动幅度相对更小,同时通过纠正户型错配,能够有效扩大市场供给,因此可以平抑租金涨幅。同时,由于专业运营机构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十分有限,对市场的正面促进作用很难发挥。
有长租公寓的管理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住房租赁市场定价混乱、管理缺失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租赁中介机构的成本上涨,最终会转嫁到租客的房租上。
此前,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要实现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价格问题。如何合理规范租赁价格上涨和下移的空间,如何规范相关中介费用、服务费用的收取和定价,都需要政策进一步落实。
实际上,租金上涨的管控在发达国家已有先例。德国通过《民法典》《租金额度规定法》《出租权利修改法案》等立法渠道,对维护承租人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并对一定期限内的最近涨幅做出限制。
严跃进则呼吁,从“房住不炒”的逻辑看,必须出台租赁市场管控政策,而且要对租赁合同等进行管控,这样才能够实现租赁市场的稳定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 宋兴国 实 习 生 李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