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协报告: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 房企资金链压力或加大
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在报告的第十一章,罗列了商业银行2018年将面临的六个方面的风险问题。分别为,经济金融领域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下游行业盈利能力下滑蕴含潜在风险;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需要加以关注;部分区域资产质量运行态势仍不明朗;企业过度融资问题有所显现;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加大风控压力。
报告指出,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对房地产的调控不断加码,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行业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市场销售步入下行通道,部分企业资金回笼速度开始减慢,同时,房企在国内的融资也受到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增量资金的来源受到较大影响。
预计未来热点城市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短期内不会放松,短期内市场景气程度改观的余地不大,2018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压力加大,潜在风险有所上升。
金融控股公司是大势所趋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本世纪初,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初具雏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金融机构试点综合经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十多年来其控股状态、业务范围、发展程度等均已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主体多元、形态多样、结构复杂等特征。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发展历史不长,却已成为类型丰富的市场主体,这既是金融控股模式的内在优势使然,也是在外部环境下获取竞争力的战略必然。
金融控股公司借助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全周期、一站式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形成协同效应,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分业监管体制、公司治理不完善、市场乱象等因素,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仍面临一些困境和潜在风险。少数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套利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同时金融控股平台的快速扩容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成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
报告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借助监管漏洞,进行虚假注资和循环注资,导致金融机构资本不实,无法切实抵御风险。如安邦保险,虚假注资规模达到了619亿元,其真实资本金仅为10.96亿元。
而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监管体系是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良性持续健康发展的外部基础。未来,应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