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出六项楼市新政“降温” 多宗过亿豪宅成交
导读
“政府此次推出的辣招放错焦点,空置税及修改预售楼花同意书规定的两项招数,对豪宅市场的影响最大,中小型住宅项目一向采取求量的销售策略,对普通置业人士也帮助不大。新税项只会令楼价升幅减慢,不会导致楼价下跌。”
近年来,香港楼市创造了史上最长的上涨周期。
6月29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上任一周年前夕,推出了六项新的房屋政策,包括将政府资助房屋(俗称“居屋”)的定价与市场价格脱钩,并以申请人实际承担能力定价,变相将居屋的定价由目前评估市值的70%降低至52%。同时,政府宣布将改拨九幅私营房屋用地发展公营房屋,总共可提供大约10600个住宅单位。
近年来,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数目持续上升,由2013年3月底约4000个增加至2018年3月底约9000个。为了鼓励开发商加快推盘速度,政府决定将过去12个月内,超过6个月并未作居住或出租的单位视为空置物业,并每年征收相当于楼价5%的额外差饷。
林郑月娥强调,遏抑楼价并非推出这些新措施的目的所在,“在自由经济下要遏抑商品售价极端困难,私楼价格因香港高度国际化等因素难以下跌,只能靠公营房屋。”
“这些新措施并非针对楼市加强调控,而是把资助房屋及私楼市场进行清晰的双轨发展,主要针对一手发展商的囤货征收空置税,所以目前市场并无太多负面情绪。相信等市场正式消化这些消息后,二手市场的交投有望恢复常态。”香港某地产代理经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述经纪坦言,目前买卖双方呈现一定的拉锯状态,“买家会主动砍价,而一些中低价位住宅的卖家在报价方面也有所下调。”
同时,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楼价指数显示,截至5月私人住宅楼价指数为382.6点,连续第26个月上升,并连续19个月创新高,今年首5个月累计升幅近8.5%。
华侨银行经济师谢栋铭指出:“新措施有助于改善公营房屋计划,并加快新房供应,分割私营和公营房屋市场,从而防止公屋价格随着私楼价格持续快速地上涨。但是想要改善供求失衡的问题,以及促使楼价显着回落,则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香港豪宅市场持续炽热
事实上,在新政策推出后数日以来,对香港豪宅市场的降温效果仍有待观察。
香港龙头地产商新鸿基地产近日连续以招标形式售出三座洋房。最吸引眼球的是位于太平山山顶的超级洋房项目加列山道12号TWELVE PEAKS,其中8号屋以7.3亿港元天价售出,每平方呎的单价高达15.2592万港元,刷新亚洲同类洋房的纪录。新鸿基在南区SHOUSON PEAK及马鞍山云端各卖出一座洋房,累计套现近12亿港元。
近年来香港豪宅市场升幅一度落后,但根据美联物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顶及南区共录得约89宗豪宅买卖,其中第二季成交55宗,环比增加61.8%;成交总金额达到197亿港元,第二季度成交金额为130.4亿港元,环比激增约96%。
据悉,七一回归三天小长假期间,香港一手楼市场共录得约125宗成交,相比此前一个周末170宗减少近30%。然而,市场人士指出,目前开发商以销售尾盘单位为主,尚未有较大规模的项目入市,因此一手市场成交有所减少。
“政府此次推出的辣招放错焦点,空置税及修改预售楼花同意书规定的两项招数,对豪宅市场的影响最大,中小型住宅项目一向采取求量的销售策略,就算发展商加推豪宅供应,对普通置业人士也帮助不大。新税项只会令楼价升幅减慢,不会导致楼价下跌。”仲量联行董事总经理曾焕平表示。
在经络按揭转介首席副总裁刘圆圆看来,市场对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征收“额外差饷”已讨论多时,早被市场消化,“目前楼市兴旺,香港住宅空置率只有约3.7%,发展商所推出的一手盘去货速度亦高,空置税落实对市场影响不会太明显。”
内地资金积极寻找标的
由于楼市气氛持续畅旺,带动商业地产市场屡创新高,吸引了众多的中资企业。
“今年上半年商业地产投资成交总额达到890亿港元,超过去年同期的560亿港元,内地投资者继续活跃于香港商业地产市场,今年迄今为止已录得15宗有内地投资者参与的交易,涉及金额达到310亿港元。”世邦魏理仕香港资本市场部资深董事吴松基表示。
“目前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商业地产市场较为活跃,包括内地开发商,以及一些个人投资者,他们最关注的是写字楼,或者一些有潜力改造成为写字楼的工业大厦,因为近年来写字楼租金持续攀升,而且空置率维持低位。他们也愿意以参股的形式与本地投资者进行合作。”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黄金地段中环为例,今年上半年的租金涨幅达到4.4%至135港元/平方呎,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最贵的写字楼市场,并有望刷新历史纪录。
(编辑: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