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旭辉净利大增72%机构纷纷唱多花旗预计其5年内销售破3000亿元

王 峥证券日报

  去年刚刚冲入“千亿军团”的旭辉,将2018年的销售目标定在了1400亿元。显然,对于力争进入行业前八的旭辉来说,这一数据略显保守。毕竟,在去年调控频出的情况下,公司的销售业绩增幅接近100%,而在去年补充大量项目储备后,业内普遍预计,随着可售货源的提升,旭辉今年的销售增速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

  旭辉总裁林峰也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全年可销售资源超过2500亿元,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会根据市场的情况来进行目标的微调。

  对此,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旭辉最初的年度目标为650亿元,最终实现1040亿元,较年初目标高出六成。不过在调控政策持续收紧的当下,确实也需要对市场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拿地不少于700亿元

  近日,旭辉公布了其2017年财报,全年确认收入达318.2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派发股息18.9分/股,同比增长35%。同时,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040亿元,同比增加96%;全年合同销售面积62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6%;持有现金近300亿元。

  对此,花旗表示,相信旭辉将继续成为行业中受欢迎的公司,因其业绩表现不俗,持续获重新评级,准备成为一线地产商,实现五年销售目标(2022年达到3000亿元)。

  此外,包括大摩、交银国际、安信国际等多家机构投行也给予了旭辉增持评级。安信国际表示,旭辉全国纵深布局的思维和权益杠杆的合理,使得公司在越过千亿元级门槛后依旧可保持充足动能。

  土地方面,林峰透露,旭辉2017年新进入城市18个,完成全国布局超过40城,全年新斩获78幅地块,新增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3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基本上完成了在环渤海、长三角、中西部和华南的总体布局。“目前旭辉的土储共计5100万平方米,货值高达7000亿元,基本能满足旭辉未来两年多的发展”。

  旭辉董事长林中则表示,虽然去年拿地不少,但要成为跨越周期的大房企,旭辉仍然存在土储不足的问题,“去年我们拿地花了452亿元,2018年大概不会低于销售额的50%。如果市场有很好的机会,我们的现金流又覆盖得住,那就拿多一点”。这也意味着,旭辉2018年在土地市场上的支出不会少于700亿元”。

  由于去年公司加大了项目收购力度,2017年底公司债务总额(计入永续债)达到511亿元,但通过发行低息外债,提前赎回美元高息票据等手段,旭辉去年进一步优化了债务结构,即便将永续债部分计入债权,公司的净负债比率仍保持在70%。

  伴随着债务结构的优化,旭辉平均的融资成本也稳步下降,2017年的平均融资成本仅为5.2%。“旭辉内部关于负债率一直是追求比较稳健的,95%是红线,85%是警戒线,公司基本在60%-70%左右,离警戒线和红线差距还是非常远。”林中表示。

  “房地产+”战略

  值得关注的是,步入千亿元级的旭辉也同步启动了“房地产+”战略。林中表示,“有不俗的企业实力做背书,在明晰的发展战略指导和高效的企业执行加持下,旭辉‘房地产+’业务稳健发展,2017年在物业管理、长租公寓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

  据林峰透露,目前旭辉的长租公寓已经在16个城市布局了超过2万多套,今年则计划做到6万套的管理规模。

  事实上,随着旭辉领寓成功发行首单民企“储架式”长租公寓REITs产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率先“尝鲜”的旭辉,在长租公寓领域很可能成为未来的领军企业之一。

  此外,2017年7月份,旭辉通过配股,共集资超过24.2亿港元,并成功引入平安人寿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交易完成后,平安将持有旭辉约9.9%的股份,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双方也将在房地产开发、授信与业务创新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旭辉在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上心得颇多,很多项目均是合作开发,这一点从其权益销售金额上也可以看出。

  不过,林中表示,“关于权益的问题,在市场土地有机会、地价还是比较便宜的时候,我们还是希望进一步增加我们的权益。我们短期的计划,就是新增项目的权益在60%”。

  “随着公司在项目权益占比中的提升,归属股东的净利也会加速增长。”上述分析师指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