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老地产行业经营步履维艰 搭上"共享风"或能突围

林琳大洋网-广州日报

   曾经红极一时的养老地产日前被称“已偏离路径”,大部分只是制造卖点,本质与传统普通住宅无异,小部分“真正”的养老地产也因回报率低、服务费高,恶性循环导致经营步履维艰。

  看起来需求全面爆发的养老地产行业发展为何“雷声大、雨点小”?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自身未能成功转型,只有社区服务行业发展成熟,养老地产才能走向盈利。不过2018年新兴的“共有产权养老”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思路,乘上“共享风”的养老地产能否突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琳

  养老地产是房地产和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体,不但能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餐饮娱乐、医疗护理、生活休闲、金融保险等方面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而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

  记者了解到,在2005年前后就已经有房企进入到养老地产这个领域,不过最初的养老地产都是以销售为主,在小区的设计上会初步考虑到满足老年人的基础需求,配备了老年活动中心、医疗设施、老年食堂等。广州及珠三角周边也有类似案例,如清远某楼盘的部分别墅、洋房就是打着养老的旗号,花都和增城的不少楼盘都曾推出“廉价养老”“享受青山绿水”的宣传口号。

  千人以下的养老院盈利难

  广州二手房高级分析师李超称,从全国范围内看,地产企业进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选择建立养老小镇或社区,自建周边配套,部分引入养老设备;二是在医疗配套、商业发达等地段开发物业,之后利用周边医疗配套设施作为宣传噱头,部分以养老公寓形式出现;三是与保险公司合作,以理财和人保为切入点建立联动的房产服务,如住房以保险形式购买,回赠高额保单。

  然而,曾经吸引无数房地产企业投身其中的养老地产行业却并未如预期般“吸金”。李超认为,这种养老地产实际基本与正常住宅没有区别,只不过宣传侧重点以及小区规划上有些不同:“如果从区内配套运营商看,自建服务社区一般已将成本附加在置业成本中,并不存在回本周期长的问题,只是养老社区运营目前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和盈利模式,主要还是合作的医疗、养护单位为主,但这些都非自持。”

  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出售模式的养老地产收益模式和普通住宅地产开发并无不同,而会员制的则存在明显差别:“会员制一般是前期收取高额会费,然后根据所住房型每年缴纳管理费,这部分则成为养老产业的主要收入。”他研究发现,这类型的养老地产的确存在回报率偏低问题,一方面优质的养老地产收费昂贵,月均数万元的服务费也不鲜见,让很多老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高企的维护运营成本导致服务费只能居高不下,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不少养老地产步履维艰。李超称,养老院形式的会员制或普通养老社区的整体回报率并不算低,但千人以下床位的养老院盈利较难。

  不过,张波发现,2018年新出现的“共有产权养老”则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思路。如北京某个试点的项目产权为50年、限定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每月需缴3000元服务费,养老服务企业与符合条件的购买者按5%:95%的比例持有产权。业内人士认为,养老地产在2018年或者能够出现突破,而重点是房地产企业能够成功转型,逐渐转向注重社区服务,成为社区生活的运营商。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

  事实上,与传统的住宅相比,涉及养老地产的项目上对于产权要求、房产升值预期、交通便捷度要求相对较低,而对宜居环境、低密度、居住体验(老年人配套)要求较高。李超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不同人群对养老地产有不同的需求。如低收入老年群体多选择普通养老院、中心区商住公寓;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未来养老的质量较为关注,相对而言对于居住环境,更好的护理以及生活便捷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会选择外围区域楼盘以及有养老配套的“山水养老盘”;而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会员制的养老社区。

  不过他认为,在城市中心区有限的发展空间情况下,外拓外围区域时会遇到配套无法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问题。在他看来可以参照新加坡的养老产业,在政府配资和政策支持下,引入社会资本来进行专门的社区开发,有一定公办性质与私人服务相结合;如果参照美国,可以选择企业建立大型的养老社区,以规定价格购置房产,并支付养老服务资金,待老人去世后再反馈房产70%~80%的资金给家属,使得私人补贴企业而老人又有所保证。

  造“养老城”或可借鉴

  张波则认为,美国太阳城是个不错的借鉴模式,除了提供养老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外,两个思路值得借鉴:“其一是造城计划,每个太阳城都是一座城,里面的居民都必须符合年满55周岁等条件,让老年人身处其中不再是封闭环境,而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社群生态;其二是销售模式,虽然也收取服务费,但项目都以销售为主,可以在前期快速回笼资金以支持持续开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