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MSCI:亚太区企业气候行动进展不一 中国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表现突出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汪友若)日前,MSCI发布《亚太气候行动进展报告》(下称“报告”)。MSCI的最新分析显示,亚太区企业的气候转型进展步伐不一,各市场在碳排放披露、气候目标设定、能源结构,以及绿色和转型资本流动上的发展进度存在差异。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升温记录屡创新高,亚太区面临的气候风险日益加剧。鉴于其经济贡献和排放增长态势,亚太区的气候行动对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具有重要影响。

  王晓书补充道:“我们也看到亚太区企业在清洁技术生产和创新方面的表现日益突出。随着亚太区对气候相关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大,以及来自投资者的压力增加,企业有望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和应对措施。”

  亚太地区企业气候行动进展不一

  据王晓书介绍,报告研究了MSCI亚太可投资市场指数涵盖的13个亚太市场的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而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包括碳排放披露、气候目标的设定、能源结构的调整、转型融资,以及清洁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等。

  她表示,在亚太地区,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披露碳排放信息和气候目标,显示出气候透明度和责任度正在提升。然而,各个亚太市场的进展并不一致。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司法辖区的监管要求不同,导致了市场间的差异。例如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较早实施了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披露要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市场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实施强制性披露要求。相比之下,中国、印度等市场尚未有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披露框架,导致了这些市场的公司在碳排放信息披露上相对落后。

  不过,总体来看,王晓书认为,越来越多的亚太区公司开始设定气候目标,这与来自监管和投资者的压力增加有关。并且投资者在构建低碳投资组合的过程中,其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碳排放量转移到了企业的气候目标设定和气候行动的积极程度。

  公用事业领域的能源结构正在转型

  在气候转型过程中,能源转型是全球市场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也在减缓气候变化过程当中起了关键作用。

  根据MSCI的测算,亚太地区在2020年至2030年将占全球新增清洁可再生能源产能的近60%,其中光伏和风能的装机量最高;分地区来看,中国和印度在亚太地区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大中华区主管郭思平表示,在MSCI覆盖的亚太地区上市公司中,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司在2015年至2022年期间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其中,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装机量及增长率方面领先全球。

  郭思平提及,除了扩大清洁电力产能,提前退役的燃煤电厂也被视为实现净零排放和碳达峰的关键之一。“目前,亚太区正努力探索资本市场在提高煤电淘汰计划经济可行性方面的作用。”她表示,除了通过混合融资和转型碳信用的方式调动私募资本、将煤炭淘汰的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之外,促进投资者参与及沟通也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此外,通过对MSCI低碳专利评分的分析发现,MSCI亚太可投资市场指数的成份股在先进电池存储、太阳能和氢燃料技术方面的平均敞口高于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的同业成份股。具体到中国企业的情况,郭思平表示,MSCI中国指数的成分股中,总清洁技术专利得分最高的领域同样聚焦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能源效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行业。

  “这展示出了中国企业在相关方面较强的技术储备能力,也表明这些公司在技术和市场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可能会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带来的机遇。”郭思平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