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中证网
返回首页

“活”起来的文物 “火”出圈的创意

荣坤 收藏投资导刊

  “没有现货,您需要预定。”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入选世界非遗。位于中轴线南端,先农坛内的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以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天宫藻井为创意对象,推出了设计巧妙、精工制作的冰箱贴。天宫藻井冰箱贴一经上市,立即引来关注,成为“爆款”文创。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热度持续攀升。各大博物馆借助创意设计和现代技术,将沉睡千年的文物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生。

  让文物重新苏醒

  2022年夏天,甘肃省博物馆推出铜奔马站姿及奔跑姿势的玩偶,获得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一度将“甘肃省博物馆”推上热点。今年,凭借“食力”再次成为网络顶流。该馆推出的“甘肃麻辣烫”系列创意毛绒玩偶,引发抢购热潮。“麻辣烫”毛绒玩偶以兰州特色美食为设计原型,顾客可以根据口味“私人订制”,挑选丸子、蟹排、年糕、香菇等毛绒“菜品”,让工作人员帮忙“烫熟”后再洒上“秘制酱料”。

  近日,甘博“风起云涌”文创玩偶又将当地特色口音的网络热梗具像化,引发了网友关注。小小的玩偶展现了博物馆的创新思维,也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地方特色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更加生动、有趣,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这就是考古工作者的工作体验吧,一铲子下去可能有宝,有可能啥都没有。”在河南博物院,文创产品同样玩出了新花样。考古盲盒是该馆的一大亮点。考古盲盒附带的袖珍版洛阳铲等“考古钻探工具”、包裹着“文物”的洛阳北邙山土壤,更为这段“考古”经历增添了几分真实感。有网友分享称,这种未知的惊喜感正是考古盲盒的魅力所在。

  除了考古盲盒,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玉佩棒棒糖、古钱币巧克力等国潮零食,以及镇馆之宝妇好鸮尊、云纹铜禁等“化身”冰箱贴、书签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设计精美、富有创意,更让文物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公众的生活。

  跨界融合成趋向

  随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不断发展,跨界融合新的趋势也逐渐显现。

  在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中,冰箱贴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以明孝端皇后的凤冠为灵感设计,镶嵌着“红蓝宝石”,冠上的帽翅可以活动,细节之处尽显匠心。截至2024年11月27日,木质和金属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介绍,2024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出现了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国博护照、AR考古盲盒、马面裙、冷泡茶、节日礼盒等多款备受观众关注喜爱的产品,充分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也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冰箱贴文创产品。它们或以经典文物为原型设计,或以城市地标建筑为灵感创作,每一款冰箱贴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文物与玩具积木的结合也极具创意。颇受市场好评的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立体拼装积木”,是设计师运用了先进的3D建模技术,以镇馆之宝为设计灵感,精准还原了文物的每一处细节。这款积木不仅重现了文物的独特形态,更在拼装过程中增添了无尽的乐趣,让年轻人在动手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频频出圈的创意密码

  博物馆文创究竟有何魅力,能够频频出圈,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呢?

  这背后,与当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热爱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有直接的关系。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成功也得益于创意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现代的文创设计师们从珍贵藏品中汲取灵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用品之中,让这些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让消费者在购买纪念品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件实用且充满文化韵味的好物。

  同时,在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年轻人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展示个性和品位。与其说他们是在购买文创产品,不如说是在追求一种愉悦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博物馆文创产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年轻人展示自我、追求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兴起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典范。通过创意设计与趣味性互动,我们可以让古老的文物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文化的享受与精神的满足。

  甘肃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利用馆藏文物资源,顺应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各项产品种类,建立形式多样、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甘博文创产品体系,打造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创品牌,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运行模式,使博物馆通过文化创意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为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坚定民众文化自信做出应有贡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