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科技与艺术融合 AI生成艺术展兴起

辛耒 收藏投资导刊

  ☆AIGC绘画 白露时 绘制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生成艺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艺术创作的新趋势。

  目前,AI与艺术的融合已经启幕。凭借独特的优势,AI技术蜕变成为艺术创作领域的新画布,为艺术家们开启了无限的灵感源泉。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陆续举办AI生成艺术展,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

  ☆AIGC绘画 于静雯 绘制

  AI生成艺术展破界兴起

  2024年5月21日,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文化创意联合实验室(AI文创实验室)旗下的Wonder AI艺创工坊(二期)结营仪式暨“遥远的回声——大美中华?AI我河山”AIGC艺术主题展在深圳广电金融中心天空美术馆举办。本次艺术展聚焦人工智能与中华美学基因的融合,追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如何创新性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

  六一儿童节,在北京798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生成式AI助手智谱清言携手UCCA Kids,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共创儿童画展——“让想象说‘画’”。

  此次画展共展出了30幅精彩绝伦的画作。去月球过六一儿童节、在空中的城市、北极熊穿越到热带雨林……在“AI小伙伴”的助力下,孩子们的想象力犹如插上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梦幻世界的天空中。一位三岁小朋友仅用“世界上本没有人”这一句话,就描绘出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动物世界。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进一步激发人类想象力。智谱清言相关负责人介绍,孩童只需要通过“AI小画家”智能体的小程序将自己的灵感说出来,就可以与AI共同创作一幅梦境般的作品,不受年龄、执笔能力的束缚。不只是孩童,通过一个个类似“AI小画家”的AI智能体辅助,人们能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完成更多复杂的工作。

  在山东济南,“一路向东 遇见彩虹”公园里的AI艺术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漫步在济南高新区彩虹湖公园中,一幅幅中国龙元素的AI生成图像跃然眼前,形态各异、生动有趣。这里举办的是全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艺术大展暨《“塗龙季”第三季》AI艺术大展,汇聚了来自668位不同背景创作者的百余件AI生成图像作品,展示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的广泛探索与前沿实践。

  “这次将AI画展引到‘彩虹湖公园’的路边、花丛里,让展览不再只是展览,而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一种场域。”相关负责人介绍,既是对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致敬,又是对现代科技力量介入艺术创作的积极探索与生动诠释。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创造力与思想仍是艺术创作中最为珍贵的元素。AI的参与,加强了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艺术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更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和表达。

  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展览非常新奇、非常有趣。平时只能在网上看AI画的图片,第一次有机会能在线下看到AI画展。这种将传统的龙元素和AI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比手绘的画作要有更多的想象空间。”“AI打破了艺术创作的边界,它把人们想象里的东西通过科技进行呈现,生成了很多种可能,有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AIGC绘画 白露时 绘制

  多重共生打造新未来

  “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辅助学生实践,提供创造性的作品草图及概念图,还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创新的本质。这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效率,推动艺术教育的多维度发展。”近日,“多重共生——未来艺术设计”研讨会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举办,不同领域的学者探索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音乐、科技、戏剧影视、博物馆、美术馆、策展、研教等多领域之间的关系。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曲健雄认为,“艺术从媒体走向观念是在避免惯性歧义,人工智能生成艺术是否能够建构一个另一次元空间观念的实体?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未来艺术设计的视角,它或许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特定的形态指涉,已强行与过去的艺术史发生了分解和断裂关系,它凭借着艺术的扩张而试图让艺术改变或重写原有方式。”

  四川美术学院教师郝锐昌谈道,在展览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策展效率,并利用自动化的数据分析和展示设计工具,使策展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策展方案。与观众互动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观察介入性策展的价值导向和生成逻辑,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偏好,推荐相关的展品信息和展览信息,再利用人工智能实时分析观众的参观行为和反馈,帮助策展人及时调整和优化展览内容和形式。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AIGC绘画 麦静怡 绘制

  生成式AI与艺术领域的融合探索已然启航。然而,在迈向未来的征途上,生成式AI也面临着滥用和误用的风险。生成式AI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能够生成类似于人类创作的文本、图像、音频等内容,这种生成过程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学习和模型训练,其中不乏涉及版权问题的素材。因此,生成式AI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从而引发一系列法律纠纷。技术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道德选择与行为取向。我们需要正视这些挑战,加强对生成式AI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行。

  ☆供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AI文创实验室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