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行业应用领域

杨洁 见习记者 彭思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月12日,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闭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9月11日的大会主论坛上表示,工信部正在制定“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

  辛国斌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44%,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日趋“泛在化”,产业生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全面展示了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和产业链上下游前沿技术和应用成果,共有110余家参展企业的500多款展品亮相。其中,有20款在本次大会上首发,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种类。

  辛国斌表示,“十三五”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实力持续增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2020年装机量占全球4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至21.2万套,年均增长31%。

  辛国斌表示,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断提升,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从2016年的每万人75台增长到2019年的每万人113台;中国由2016年的每万人71台增至2019年的每万人187台。

  新松机器人创始人、总裁曲道奎表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7月11日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量较上年明显回落。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增速下降2%,而中国销量增速为19%。

  随着医疗、养老、教育等行业智能化需求的持续释放,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41%。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指出,中国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机器人产业政策法规,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突破,高端供给仍然不足,行业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正在牵头制定“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拓展应用深度广度。

  从“工业化”到“泛在化”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区,3C智能制造、物流机器人正在作业,外骨骼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柔性机械臂等协作机器人纷纷亮相,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机器狗、仿人形机器人等服务娱乐产品备受瞩目,防爆巡检机器人、消防机器人、人工智能垃圾站等特种机器人琳琅满目。辛国斌指出,机器人技术融合应用日趋“泛在化”,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已无处不在。

  工业制造领域集成应用深化拓展。辛国斌指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已在47个行业大类、129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面向各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实际需求,机器人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行业应用逐渐向家具、实体、冶金、建筑、纺织、铸造、锻造、陶瓷卫浴等传统行业延伸,有效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以及恶劣环境、高风险作业等行业的痛点问题。

  “今天我国机器人产业尚处于1.0到2.0阶段。1.0的机器人是由控制器、减速器、伺服器以及完备的人机界面组合而成的自动化的机器。近几年,通过加入视觉感知、轨迹规划等技术实现机器人2.0。”王耀南指出,“未来在学术界、工业界及产业界要求向服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3.0阶段发展。”

  “我们看到机器人已经走出工业领域,在服务、医疗健康、教育、安全等领域逐渐发展壮大,并且未来这些市场很可能要快速超越工业机器人市场。”曲道奎认为。

  辛国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服务机器人产业逆势增长。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83亿元,同比增长37%。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清洁消毒机器人、无接触室内配送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餐厅、酒店、医院及隔离点等场景。

  协作机器人方面,湖南瑞森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帅说:“协作机器人打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结构化的应用局限性,实现人机交互协同作业,能够应用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中。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国产机器人市场份额较低,高端制造领域市场份额更是不到5%。不过,协作机器人国产自主品牌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较为可喜,为国产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提供弯道超车的机会。”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辛国斌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正在不断完善,机器人整机、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领域已经出现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的谐波、埃夫特、天智航等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资源和创新要素加速向机器人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势地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壮大。

  绿的谐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谐波减速器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服务机器人领域,骨科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天智航的“天玑2.0”产品在今年2月获批上市,产品序列呈现增长态势,关节机器人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公司9月10日公告披露,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将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4亿元用于“天玑”“天玑2.0”产品的研发体系、销售体系和运维体系建设,以适应行业和公司产品的快速发展。

  传统机器人龙头企业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新松机器人在其2020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初步建立了新松工业软件平台体系架构,发布PLC、伺服系统、CNC共3个系列核心部件产品。

  埃斯顿今年7月公告,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80亿元。多年来,公司已经形成集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业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