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旺季需求或超预期 煤炭年底有望量价齐升

刘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煤炭板块估值优势凸显且近期行业基本面改善明显,11月23日,煤炭板块继续走强。截至当日收盘,大同煤业、西山煤电、陕西黑猫、兖州煤业等相继涨停;阳泉煤业上涨8.83%、平煤股份上涨7.11%、露天煤业上涨超6%。

  业内人士指出,冷冬天气来临,叠加全国性安全检查导致产地增产不及预期,煤价看涨情绪依旧浓厚,行业有望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价格持续上涨

  近期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高位运行。截至目前,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66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现货平仓价方面,秦皇岛动力煤现货平仓价为616元/吨,环比上涨2元/吨。长协价方面,11月,动力煤长协价(Q5500)为575元/吨,相比上月每吨上涨28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雨雪天气影响短途汽运受限,以及煤矿安检等多因素叠加刺激,近来产地煤价上涨提速,涨价幅度在每吨5元-20元不等。

  具体来看,产地煤矿稳中有涨。卓创资讯数据显示,11月20日,榆林神木地区三大主流煤矿进行竞拍,最高成交价上调14元/吨-51元/吨不等,其中N煤矿洗中块起拍价460元/吨,环比上调10元/吨,最高成交价531元/吨,环比上调51元/吨。因当地部分小型煤矿受检查影响暂停生产,加之下游用户需求良好,支撑坑口煤价上涨。鄂尔多斯地区多数在产煤矿生产正常,销售情况较为稳定,部分煤矿因月底煤管票不足,开始减量生产,区域内煤价稳中上涨5元/吨-10元/吨。山西晋北地区多数煤矿价格高位坚挺运行。

  在供应方面,目前陕西榆林神木地区大矿生产情况良好,鄂尔多斯地区少数矿煤管票开始紧张,晋北地区大矿多数以供应港口及直达电厂为主;山西平鲁地区部分煤矿还在停产中,周边市县在产小矿安全检查频繁,整体供应紧张。

  下游需求或超预期

  中国气象局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今冬总体冷空气比较频繁,势力偏强。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

  业内人士指出,气象部门对今年“冷冬”的预判,或将使得今年冬季煤炭市场需求提升,整体供应趋紧。据了解,伴随“冷冬”临近,目前华东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居民用电和供暖的需求提升,火电耗煤负荷增加。而华南部分电厂进口煤配额已经耗尽,北上拉运的积极性也在明显增强。

  此外,由于供暖期采购积极,加之部分产地仍受安全检查影响,港口煤炭现货资源紧缺问题严重。天风证券分析指出,短期内煤价仍有支撑。总体来看,煤炭供给延续偏紧,下游需求仍有支撑。

  平安证券指出,我国冬季供暖仍然以煤炭为主,在“冷冬”天气预期下,煤炭消费量将边际提升;叠加经济复苏,非供暖用煤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同时供给端受到安全检查、进口煤平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如果出现极端天气或影响煤炭运输。整体来看,煤炭价格易涨难跌,“冷冬”天气下,煤炭行业有望出现量价齐升。

  机构看多四季度煤价

  由于市场预计今年冬季煤炭市场整体供应或将趋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为确保冬季煤炭稳定供应,目前有关部门及煤炭上下游企业已开足马力,全力确保冬季煤炭供应充足。

  该协会预计,四季度煤炭市场供应将保持总体充足,冬季取暖煤需求增加以及稳增长措施落地显效将使煤炭需求保持增长,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将维持相对平衡局面,煤炭价格将以稳为主、小幅波动,但不排除局部区域、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的情况。

  此外,近来,多家机构发布了四季度煤炭价格强势、看多煤炭板块的报告。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认为,四季度,“冷冬”状态下中东部气温较往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加上水电出力挤压火电的高峰期已基本结束,预计全年火电耗煤同比增长0.1%。

  华西证券研报指出,煤炭价格将维持强势。供给方面,“蓝天保卫战”开始,同时晋陕两省发布暴雪预警,两因素叠加,供给和运输将持续紧张。需求方面,多项经济数据延续恢复进程,煤炭需求进入季节性顺周期,预计煤价强势将维持到年底。

  信达证券研报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公司面共振,现阶段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中长期看,供给端受“十三五”期间新增产能释放接近尾声,煤炭生产严格要求合法合规的限制,供给缺乏弹性;同时在“能源安全”战略下,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降幅有望明显收窄,随着经济逐步恢复,煤炭需求有望继续提升,展望明年煤炭供需形势更为趋紧,全面看多煤炭板块,继续推荐关注煤炭的历史性配置机遇。重点推荐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具备显著成长性同时受益限制澳煤进口催化的平煤股份、盘江股份、西山煤电、淮北矿业;二是现金流强劲的低估值、高股息动力煤龙头的陕西煤业、兖州煤业、中国神华。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由于当前煤价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为缓解国内煤炭供需紧张的局面,后期进口煤不排除有放开的可能性,若进口煤额度增加,煤价继续上涨动力不足,不排除有回落的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