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金价站上历史高位 黄金股后市仍被看好

孙翔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际金价突破1800美元/盎司的高位之后短暂调整,但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后续仍有大幅上涨空间。近期,国内黄金股价格也随着黄金价格水涨船高,市场人士分析,黄金价格若持续上涨,国内黄金股也将有较大上行空间。

  投资者持续涌入

  全球主要股市不断冲高的同时,黄金价格也在持续冲击历史纪录。

  从3月中旬以来,黄金价格就一直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7月8日,伦敦金现货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1818.14美元/盎司,随后震荡回调。截至7月14日,伦敦金现货价格仍然维持在1800美元/盎司左右。

  在上一轮超过10年的黄金大牛市中,黄金价格的历史最高点是2011年的1921.15美元/盎司,当下黄金价格已经处于历史的绝对高位。

  在金价持续上涨的过程中,国际投资者还在不断涌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RD的持仓量2013年以后没有突破1000吨,但是今年4月中旬,该数据回到了1000吨以上,并且持续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SPRD黄金ETF持仓量为1203.97吨,同比大幅增长50.3%。

  黄金ETF的持仓反映长期投资者的偏好,而更灵活的CFTC非商业持仓所反映的是对冲基金等专业投资者,其对于黄金的投资兴趣在2020年2月之后快速下降,但6月5日之后,黄金CFTC基金净多开始快速增加。

  “从以往来看,仅仅只有ETF的增持还不足以驱动黄金的流畅上行,对冲基金的介入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黄金CFTC基金净多开始快速增加,主要源于多头增仓显著高于空头,美国CPI即将见底回升或是对冲基金开始大量增持黄金的主要因素。”兴业证券分析师郭嘉沂在研报中指出。

  金价看高一线

  “未来3至6个月内黄金有望触及2011年的高点1921美元/盎司,甚至挑战历史新高2000美元/盎司。”郭嘉沂表示。

  他表示,就2020年第三季度而言,美国通胀预期可能会因为油价暂未趋势性拉升暂停快速回升,但美国的CPI大概率将开始回升。从历史来看,通胀预期或是CPI的回升都会推升金价。

  万联证券也指出,美国央行注入的大量现金冲击了全球金融体系,使得股市走强且美元指数上涨,降低了黄金作为替代资产的吸引力,令黄金市场承压,但从长期来看,仍有理由对金价持乐观态度。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黄金价格再度上涨,主要的驱动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美元流动性泛滥下的黄金投资需求在扩张;二是在巨额财政赤字和疫情控制相对较差的背景下,美元前景不乐观,驱动了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金价;三是美联储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信用债购买,导致美元实际利率在4月份以来一直处于负值。

  不过,程小勇对黄金后市走势并不乐观。他表示,全球经济环比修复,黄金避险需求降温,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刺激了包括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但是避险类资产如黄金和国债价格可能会面临压力。同时,美元流动性并没有流向实体,而是刺激资产泡沫,股市上涨会分流资金。

  “理论上,美联储资产的大幅扩张对应着基础货币的空前增长,而大量的基础货币通常会刺激总需求并推升实体的通胀。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反而在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实体经济通胀尚未出现。”程小勇对美国的通胀预期也表示了悲观。

  黄金股仍有上涨空间

  “按照当前的金价和铜价年化,2020年紫金矿业归母净利润将突破100亿元。”一位有色行业分析师在社交媒体感叹,随着黄金等有色金属价格上涨,一些分析师对于相关行业个股的前景也开始乐观。

  事实上,相关个股走势在近期也确实争气。赤峰黄金股价在6月22日跳空高开,已经从9.70元/股上涨至13.29元/股。紫金矿业6月中旬以来股价几乎翻倍。

  “金价长期上涨,对于黄金矿山的利润会有显著提升,如果金价维持当前的水平,相关公司的股价上涨仍然有较大空间。”一位券商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过,该分析师表示,黄金股价格上涨,并不完全是金价上涨的功劳。6月中旬以来,包括钢铁、煤矿、有色等周期股都经历了一波较大的上涨。

  程小勇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表示,国内黄金股上涨并非单一由黄金价格上涨驱动,流动性宽松和股市改革两大驱动导致A股整体回暖,周期股补涨也是黄金股上涨的重要原因。

  “从利润角度来看,黄金公司的利润不仅仅来源于黄金价格,还来源于铅锌等的副产品。如果后市周期性商品如铅锌价格回落,可能会给黄金股带来一定的调整风险。”程小勇表示,“当然,目前黄金股还受制于货币政策走向,尽管大的宽松方向不变,但是边际上收紧值得警惕,因此我们判断黄金股涨势还没结束,但涨势可能会趋缓,交易上高位追多需要警惕回调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