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炼企业陷入多重困境 转型瞄准高端市场

何清21世纪经济报道

  “节前东营市举行了胜通集团的债权银行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宣布暂缓代偿追索,以便化解风险。”2月13日,一位山东当地知情人士透露。

  据了解,2018年11月2日,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胜通集团)的一笔6亿元的中票到期无力偿债,最后在地方政府驰援下兑付,但市场开始担忧企业的资金面。胜通集团的债券与银行贷款合计136亿元,今年到期债券约25亿元,最早一笔是5月进入回售期的16胜通01,本金11.7亿元。

  其实2018年下半年就有消息称,部分山东地炼企业因为期货操作失误等原因而无力偿债接近破产,而且这些地炼企业已经进行了担保圈,一旦有一个或部分企业发生无力偿债,当地就容易发生连环性债务事件,这也是东营市政府宣布胜通集团等企业暂缓代偿追索的原因。

  但是上述当地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这些企业的生产销售都很正常,但是因为它们在原油期货或其他期货的操作失误,因此与此前中石化原油期货巨亏一样,可能让企业不得不破产重组。目前已经有当地企业进行重组。”

  其坦言,山东地炼发展炼化产业只有十几年时间,很多企业历经曲折,部分企业高层希望做大企业,实现大踏步发展,因此期货的操作成为重要的手段。

  熔断担保圈

  据了解,此次东营会议由中国银行东营分行主持,20家债权银行参会,东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东营银保监分局、东营市银行业协会、垦利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列席。

  可见,胜通集团等无力偿债产生的影响颇大。有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山东东营市处在地炼互保圈内的发债企业共12家,存续债券39只,余额合计224.93亿元,其中2019-2021年到期/回售分别为122.92亿元、91.01亿元和11亿元,2019年为债券到期/回售高峰期。

  12家企业的债券余额中,山东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集团)和胜通集团的存续债券规模最大,分别为75.06亿元和55.50亿元,余额合计占东营地炼互保圈债券余额的比重达58.04%。

  在企业债券背后,有多重因素。2018年初,国税总局下发的《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堵住了原料环节的避税漏洞;5月,全国增值税改革,又在一定程度堵住了出厂环节逃税漏洞。

  受此影响,东营地炼企业的开工率明显下降,2018年7月18日开工率达到最低水平,仅为50.70%,后因石油价格下滑开工率开始有所回升,2018年12月19日开工率为63.67%。

  正因为如此,这些企业希望通过原油期货或其他期货的操作获得额外的利润。

  “2015年前,很多地炼企业就在新加坡等地有期货账户,2016年初,它们通过国际油价过低的机会,在原油期货上得到了丰厚的利润;2018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伊朗的制裁,这让它们有了更大操作原油期货的热情。”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它们通过担保圈进行债券与银行贷款,再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操作。”

  然而2018年10月国际油价突然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最高的86美元/桶跌至12月的50美元/桶,美国WTI价格从最高时的75美元/桶跌至42美元/桶,因此很多企业都陷入严重亏损中。

  “这些地炼企业因为做错了方向,有了巨大的亏损,无力偿债,因此这个担保圈都发生了问题。去年11月,政府对胜通集团的债券进行了兑付,但是对整个担保圈,政府没有能力,只能暂缓代偿追索。”

  据其透露,垦利区政府通报了胜通集团的情况:银行借款已有21.66亿元迁为不良,且有恶化趋势;存续债券53.5亿元难以偿付;区域内担保圈风险隐患巨大难以有效控制。

  因此垦利区政府提出胜通集团风险化解的初步方向和思路:由市、区两级政府与担保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平台公司全面接管胜通集团。

  此外,还设计了两种方案供债权银行选择:一是现金清偿,熔断担保圈。区分抵质押担保类和保证担保类贷款,按照一定比例现金清偿,同步买断贷款担保追索权;二是现金清偿+留债,熔断担保圈。银行贷款部分留债新公司,其余按照一定比例现金清偿,同步买断贷款担保追索权。

  地炼的出路

  炼油是一个利润不高的产业,企业通过加工原油、销售成品油获利,一般其利润不会超过20%。因此,2000年后,巴斯夫、陶氏等跨国炼化巨头们纷纷向利润更高的特种化工转型,中石化等央企也向有优势的化工品转型。

  2018年后,浙石化等民营石化企业更是希望实现炼化一体化产业群,然而,目前山东地炼企业的模式仍是以炼油为主,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把大宗化工品作为副模式。

  炼油为主不可能持续,因为价格战不可能长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认为,目前中国炼油行业产能过剩率大约为13%-18%。中国每年成品油消费量3.15亿吨,按照65%的成品油收率和80%的开工率计算,合理配置炼油能力应为6.1亿吨/年。而当前中国现有炼油能力达7.48亿吨/年,过剩1.38亿吨/年,即便按照全球炼油企业平均开工率83%计算,中国炼油产能也过剩1亿吨。

  伍德麦肯兹公司炼油顾问侯睿也表示,2031年石油在交通领域的需求将达到峰值,成品油消费量将出现下降,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点在化工领域,炼化企业特别是燃料型炼厂要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合理布局下游化工产业链。化工,特别是特种化工和精细化工才是未来的方向,

  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表示,“目前中国炼化确实有过剩的情况,大量低端化工产品过剩,高端的产品却不得不进口。中国低端产品在进行价格战,而跨国化工巨头的医用化工品的价格却是低端产品价格的10倍。过去,中国化工品是以吨为销售单位,我希望未来能以公斤甚至是克为单位进行销售。一旦进入高端市场,利润将大幅上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