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创新驱动培育全球先进制造集群
编者按
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曾领改革风气之先的长三角地区,如今正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引高端制造资源聚集,积极培育全球先进制造集群。
但对长三角地区来说,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既要拿出新的高端产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又要推出更多优质产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而如何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路子还需要自己去“趟”。
攻克“有没有” 解决“好不好”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临港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松江G60科创走廊……正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上海,立足优势领域,主攻国家急需,抓紧研制代表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高端优质产品,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既攻克“有没有”又解决“好不好”
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ARJ21新支线飞机实现批量生产,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转入初步设计阶段——成立十年来,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飞公司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成为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
大飞机是一个缩影。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既要拿出新的高端产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又要推出更多优质产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近日,上海市政府与小米集团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小米生态链华东区总部、小米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根据合作协议,小米集团与松江区政府、临港集团三方联手,将在临港松江科技城打造10万平方米的小米生态链产业园,打造具有特色的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和创新发展集群基地。
小米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小米把物联网和工业设计等重点业务放在上海,正是看到了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优势,希望更好参与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进程。
小米落户上海并非偶然。先来一步的海尔数字科技(上海)总经理吴炯说:“上海是一个人才高地,制造业基础好、门类全,非常符合海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制造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升级的目标。”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表示,上海的产业定位历来就是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从一件的确良衬衫到一块钢板,再到一颗芯片、一架大飞机,国家缺什么,上海做什么。未来三年内,上海将瞄准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目标,让上海制造的技术更先进、生产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
投资创新高“新动能”表现亮眼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工业投资完成465.8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创近十年新高。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346.8亿元,同比增长22%,出现了近年未有的连续两位数月度增长。
在制造业投资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是智能化改造投资快速增加,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渗透融合加快。上半年,上海市新增亿元以上智能制造项目75个,完成投资146.3亿元,同比增长 45.6%,全市智能制造项目总数达到196个。
以智能制造的标志性设备工业机器人为例,上海已形成涵盖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ABB、发那科等国际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集聚上海,新松、新时达等本土机器人企业加速成长,2017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8000多台,是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
作为上海最大的开发区,临港地区目前正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交大牵头组建的智能制造研究院以及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功能性平台,均在临港落户。
上海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说,临港围绕国家战略、瞄准国际水平,精准聚焦重大智能制造项目推进。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已正式成立,脑智工程中心、科大讯飞、寒武纪、地平线等行业内标志性企业集中签约落地,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集成电路领域,规划布局5平方公里的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产业园。华大半导体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和存储器两个重大项目在临港落地,总投资达到数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