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流量漫游费时代昨日终结 部分本地套餐用户或资费上涨

马 燕证券日报

  随着日历翻到7月份,消费者正式迎来了手机国内流量没有漫游费的时代。

  为贯彻落实今年政府报告中提出的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相关要求,从7月1日起,移动、电信、联通新老手机用户省内通用流量全部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也就是说不再有本地流量、省内流量和国内流量的价格区分。这也是自去年9月1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漫游费之后又一落地的提费降速举措。

  不过,有专家提醒消费者关注一下自己的资费情况,虽然总体上三大运营商给予了让利,但一些原本的本地套餐用户可能面临资费上涨。

  同时,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漫游限制消失,全国流量费用将大幅下降,不少北上广等高资费地区用户可能会流向一些低资费地区办理业务。

  本地套餐老用户或资费上涨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面取消流量漫游费,这意味着本地流量和省外流量的资费差基本上被消除了。一些原来使用本地套餐的用户,到了区域外,仍将保持低的资费,会成为受益者。但是,他们也可能面临资费上涨。

  以某运营商的月流量叠加包为例,7月1日前,省内流量月包150M、500M、1G、2G、3G和5G的价格分别为10元、20元、30元、50元、70元和100元。7月1日取消流量漫游费后,同样是10元、20元、30元、50元和70元的价位,对应的流量叠加包中的流量却仅为100M、300M、500M、1G、2G和3G。也就是说,如果用户不出省,实际上对他们来说流量叠加包涨价了。

  因此,付亮建议消费者,当政策出现较大变化时,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自己的套餐,是不是需要调整。这样即使运营商“遗忘”了“老用户”,“老用户”也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套餐或运营商,或增加一个新的号码,成为运营商新政的受益者。

  事实上,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语音和流量漫游费的陆续取消,此前三大运营商建立的市场竞争壁垒也将消亡,对于消费者来说,哪个运营商分公司的资费更便宜,就可以完全不受地域限制选择哪个公司办理业务。

  “当前运营商各分公司主推低价不限量流量套餐,一旦漫游限制消失,全国流量费用将大幅下降,这对于北上广等高资费地区用户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来自分析机构艾媒网的一篇文章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