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再迎政策春风 业内仍担忧资本“赚快钱”
“现在我们国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已经达到了18751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63%,优化社会办医,跨部门实施审批的政策出来以后,我们今年的全国非公立医院的数量会达到70%以上。”4月20日,在2018社会办医疗机构创新峰会上,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这样表示。
很显然,在医疗改革的大潮下,社会办医正迎来其蓬勃发展期。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仍以公立医院为主、社会办医为补充,国内医疗特别是在专病专科方面无法满足部分患者需求。中欧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提出,要用“搅局式的创新”,简化医疗过程,提高性价比。
政策支持社会办医
根据发改委网站的信息,就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组织召开了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文件协调会。会议重点就落实国务院184次常务会议部署,制定好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办法进行了充分研究,明确社会办医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在本次峰会上,郝德明透露,3月23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了多个部委的人员前往他所在协会,专门征求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的实施意见,“我们很多的代表看了这个文件以后,非常感动。社会办医的主管领导是发改委,所以这个文件印发之后,我们预感到从五六月份开始,社会办医在全国又会掀起高潮。”
用郝德明的原话来讲:社会办医的形势会越来越好。针对社会办医,近期多地均在释放利好政策。
2月底,河南省下发了《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省社会办医规模进一步扩大;3月底,大连市政府网站发布《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放宽市场准入,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IQVIA管理咨询负责人邵文斌还看到,现在非公部分的壮大给商业保险带来了很大的机会表示。过去,公立医院主要靠国家医保,并不依赖于商业保险,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保险想挤进去合作是较为困难的。
“医疗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
据IQVIA管理咨询方面表示,在中国医疗的数量上,私立医疗机构已经赶超了公立医院的比例。但是从门诊量、出院量和收入这三个维度看,私立医疗只有公立医院百分之十几的水平,且其医院的规模、服务和公立医院相比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对于医院来说,一张床位一年的费用是一个很大的成本核算压力,从运营角度来说,能不能开出这么多科室,能不能吸引一线的人才、吸引患者,这个不是拿到地、开多大的医院能够解决的,而是背后服务能力得跟上。”邵文斌这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认为,非公领域机会很多,包括综合型、特色型、专科型医院,这是“在现有的医疗服务中找到他们的定位,而不是求大、求全,这是一个很可怕的发展误区”。
眼下,在社会办医领域,资本还是十分活跃的。比如过去一段时间,华润、复星、中信等均在积极参与。此外,一些来自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的企业也在跨界涉足。
这也引发了一些民营医疗行业内人士的担忧。“我最担心的是那些对医疗没有经验、觉得医疗是一个热门投资(的参与者),这样的话他们可能为了快速回报做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就怕好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后,社会办医的声誉会被影响,医疗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和睦医疗创始人兼CEO李碧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