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暴跌26.1%

证券日报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金立、联想、魅族、中兴、酷派等二线品牌已集体掉队,处境日益艰难   编者按:从2017年开始的出货量负增长,给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中国手机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在市场形势的转换间,很多曾经的知名品牌集体掉队,而残酷的市场竞争还将继续。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中国手机市场这两年基本已经成熟,我们四家(华为、小米、OPPO、vivo)加苹果,没别人了。” 华为消费者业务负责人余承东也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手机厂商只有3至4家。这两位手机行业大佬的预言似乎正在应验。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继续负增长,Q1手机出货量仅为8737.0万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27.8%。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一季度出货量的暴跌从去年的数据变化来看,其实还算是平稳,因为2017年一季度市场出货量还是在往上走的,同比下滑是从二季度开始的,所以今年二季度的数据下滑应该会趋缓。

  不过,市场严冬已经是无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国内手机市场寡头垄断格局进一步加剧,二线手机品牌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随着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留给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少。根据GfK所公布的近三年《中国智能机市场品牌销量份额趋势》显示,目前智能手机市场已经从前两年的倒金字塔结构,逐渐转化为T字型结构。

  GfK报告显示,“T型”格局上部的五家手机品牌(iPhone、华为、OPPO、vivo、小米)占据了83%的市场份额。而瓜分剩下17%市场份额的手机厂商有着同一个名字:Others(其他品牌)。

  在孙燕飚看来,市场的80%都会往大品牌聚焦竞争,其实给一些小品牌留下了很多机会,“相反,那些体量中等的厂家会生存得很辛苦。”

  数据也显示,那些原本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中型手机厂商,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过去三年市场中排名6~10名的手机厂商,整体拥有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7%暴跌至11%。相比之下,那些常年排名在20名开外,归属“Others”的小品牌的份额,仅仅下跌了1%,从5%跌至4%。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金立、联想、魅族、中兴、酷派等二线品牌已集体掉队,处境日益艰难。

  余承东2018年2月份曾说,目前任何一家市场份额低于10%的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4月份他又预言,未来几年中国手机品牌还会减少。

  而这些掉队的品牌,各有各的问题,有共性,也有个性。下一个消失的会是谁?谁又能从危机中寻到一条生路?

  金立折戟

  身陷债务危机

  以金立此前的势头,二线品牌中最有希望冲击头部品牌的就是金立,然而在市场排名迅速蹿升后,金立突然遭遇债务危机熄火。

  债务危机的发生,虽然有其偶然因素,但压倒骆驼的不仅仅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有分析指出,现在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金立,可以说是营销策略不当最大的受害者,尽管金立和OPPO、VIVO一样舍得在营销上一掷千金,但所得却是九牛一毛。

  并且,金立的定位一直摇摆不定,时而专注商务画风,时而讨好年轻人群,一个定位不清晰的品牌,消费者眼中的它也同样面目模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