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航天竞争: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还没有投注精力
商业航天“风生水起”
2018年是商业航天的元年,商业发射、太空旅游、天地一体化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全球的商业航天已经风生水起。各国都在这场商机中发力,今年以来,1月19日,中国长征11号的“一箭六星”首次实现了全部商业发射。2月6日,在中国航天开门红的同时,美国商业航天代表企业SpaceX以63.8吨的猎鹰重型火箭抢了全世界的头条,刷新了火箭的运载力与发射成本。中国在近几年,商业航天发展(10.830, 0.00, 0.00%)较为迅速,除了国企加大商业领域开发,也涌现出不少民营航天企业,在民营火箭、卫星技术与商业领域取得不少进展。不过,相对成熟市场,中国在航天的政策、产业环境,都还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改变这种环境差距,是商业航天努力的方向与希望。
2018年伊始,航天开门红。中国航天科技(18.420, 0.21, 1.15%)集团(简称“中航科技”)在一月份以5次发射将15颗卫星送入轨道,长征系列火箭创下史上最高单月发射频率,2月2日,长征二号再次将7颗卫星送入轨道。2018年的6次火箭发射,在全球的17次发射中占比超过1/3。
值得一提的事,长征火箭送往太空的22颗卫星中,有16颗商业、科研卫星,包括来自加拿大、乌拉圭、丹麦三个国家的小卫星,1月19日长征11号的“一箭六星”更是首次实现了全部商业发射。需要指出,2017年,中国总计18次火箭发射中商业卫星数量总计只有8颗。商业小卫星的高密度发射在新年伊始拉开序幕。
在此期间,零壹空间、翎客航天两家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还登上央视,展示民营火箭、卫星技术与商业。与此同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梁小虹在造就演讲平台的演讲中表示,“2018年是商业航天的元年,商业发射、太空旅游、天地一体化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全球的商业航天已经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