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四大保险资管纵论发挥长期投资优势
规模超过32万亿元的保险资金如何发挥长期投资优势,成为真正的耐心资本,成为时代议题。
近日,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2024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4中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年会”上,嘉宾们以《发挥长期投资优势 培育耐心资本》为主题进行圆桌讨论。
此次圆桌由中欧基金总经理助理于洁主持,国寿资产副总裁赵晖、人保资产副总裁袁新良、太保资产总经理助理赵峰、华泰资产常务副总经理陈敏等四位头部保险资管高管,结合自身实战经验和思考,就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服务新质生产力、发挥耐心资本作用等问题进行务实交流。
资产配置注重适应性、灵活性
主持人:保险资金一直是耐心资本的典范,资产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险机构对于后续大类资产配置有何看法?
赵晖:从下一阶段的市场环境看,我们认为各大类资产的配置要采取适应性策略。
首先,继续夯实固收投资“压舱石”。固收投资需要在相对中性的久期策略下,积极把握利率反弹窗口,通过交易型投资增厚收益。
其次,发挥好权益投资“关键少数”作用。一是把权益仓位保持在合理水平;二是做好多样化、策略化投资;三是把握好高股息股票配置的节奏,关注波段性和结构性机会。
积极寻找另类投资的配置“补位”机会。重点把握好两方面:一方面,继续做好另类固收投资,结构要保持稳健;另一方面,在另类股权投资上,要积极布局科技、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同时挖掘盘活存量资产的机会。
袁新良:展望明年,权益市场虽然会有波动,但整体震荡向上的态势不会变。明年影响权益市场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二是国内的对冲政策;三是宏观经济复苏的力度。
从国内政策和经济基本面来看,“9·24”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显示政府层面、监管层面维护资本市场和经济稳定的极大决心。作为机构投资者,要树立长期信心,一是要保持耐心,二是要保持战略定力。
明年在大类资产配置层面要增加灵活性,并通过资产的分散增加收益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权益方面,一方面要优化结构,增加高分红、OCI(其他综合收益)资产比例,适当降低波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绝对收益考核。在固收方面,一是要把握时机加大利率债配置力度,二是在非标投资方面开展创新,未来非标可能要重点关注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ABS(资产支持证券)等。
赵峰:当下保险资金管理的核心在于资产负债久期缺口的管理。在低利率环境下,如果还保持相对比较宽的资产负债久期缺口,未来可能会对净资产带来一些影响。
从权益和固收的风险收益比,以及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权益市场已具有长期配置价值。未来随着低利率延续,权益市场对于增厚保险资金收益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同时,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需要适当加大OCI账户的配置比例。
从公司来看,我们认为还是需要拓展组合的有效前沿,通过分散来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当前的环境下有必要从基于主体的视角转向为基于资产的视角,寻找介乎股和债之间的资产来增厚组合的收益,降低组合的波动性。
陈敏:今年得益于资本市场机会,保险整体投资业绩不错,但行业投资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没有改变。有两大主要隐患,一是长钱短配,二是利差损。保险投资有三大特点,久期长,负债成本比较高,有期间回报要求。结合起来看,靠传统权益市场和交易所固收市场,难以解决保险投资难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保险投资的难题,从配置方向上来说,需要把大量的保险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资产中,追求获得稳定、长期回报,有较好的分红,并能与久期匹配。现在的投资偏债权,未来要向股权转变,向持有基础设施类型资产的股权转变,获取基础设施类资产或公司的分红,将其作为主要的底仓。从全球市场看,大型保险公司都走过这条路,只有这样才能抵抗利率下行的压力。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主持人:如何从国家战略导向和技术演变趋势等角度,甄别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从而让耐心资本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赵晖:对于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等的投资方向,大家已有共识。我们认为,保险资金在与这些领域结合过程中,方式更为重要。我举三个例子说明。
第一,接力。保险资金投资科技领域,难以覆盖整个投资周期,更适合在成熟阶段去介入,这就需要做好接力。接力使我们既能分享成熟企业的收益,也解决了现阶段早期科技投资能力不足的难题。
第二,陪伴。今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的电投产融宣布与电投核能资产重组,中国人寿2018年就投资了80亿元增资电投核能。随着上市公司重组,这项投资既解决了流动性,又实现了价值倍增,体现了耐心资本和陪伴的价值。
第三,主导。要发挥耐心资本作用,特别是在盘活存量资产中,要发挥保险资金的主导能力。例如ABS领域,在前期就介入,设计管理成保险资金能够投资的长期限产品,就能更好地挖掘优质资产,既盘活存量资产,又能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
袁新良:保险资金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和科技企业,是保险资金面临的必答题,也是难题,面临很多的困难。一是考核上的困难,目前科技企业以股权投资为主,可能投了5年~10年,当期没有回报,保险资金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尤其是寿险资金,成本是刚性的。二是人才缺乏的困难,产业研究方面面临很大挑战。
未来保险资金服务好新质生产力和科技企业,要做好“三个匹配”和一个“借好外力”。
三个匹配方面,一是成本收益的匹配。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保费,注重安全和收益,因此投资中要做好估值的动态平衡,确保长期复合收益相对稳定。二是做好国家战略的匹配,加大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找准新质生产力的方向。三是做好策略匹配,参与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比较符合保险资金的特点。
借好外力方面,对于市场上研究实力比较强的机构,保险资金可以通过私募股权基金的形式参与,也可以与高校、研究所合作,提升对产业链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未来保险资金参与新质生产力、科技企业大有可为。
赵峰:保险资金需要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建设过程。从战略、战术、平衡的维度来讲,需要解答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战略层面,从行业选择角度,如何前瞻性地识别判断未来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二是战术层面,如何在现有的投研框架、流程、基础上,站在新的视角,从公司估值、技术壁垒、护城河、行业前景等观察框架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投研能力;三是平衡层面,如何做好资产之间的平衡,兼顾好短期成本压力和长期收益的衔接,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们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研究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卡脖子的技术。
陈敏:我把新质生产力理解成新兴产业。从保险投资角度去看,新兴产业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研发阶段,一个是产业化阶段。其中,研发阶段风险太大,不适合保险资金来投资,这个阶段的投资要由创投资本来做。保险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应该服务于新兴产业的产业化阶段,在产业化过程中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作用。
从实践来看,保险资金近些年一直在这样做。行业大量投资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制造业,都是在产业化过程中参与,而不是在研发阶段参与,这符合行业的特点和资金特点。未来,对包括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保险资金也应该是在产业化过程中参与。
长钱长投难点问题需要解决
主持人:资本市场正在营造长钱长投环境,结合实践看,保险长钱要进行长投,发挥耐心资本作用,还有哪些难点?有何建议?
赵晖:针对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难点,我们当前有如下建议:
第一,优化完善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规则。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允许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依法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保险资金愿意参与增发,急需政策和制度渠道的打通。
第二,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在完善三年长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经理、产品和组合等多层面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的考核体系。
第三,丰富金融产品投资品种。目前保险资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不包括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建议从保险系基金子公司启动试点,创新保险资金投资工具箱。
第四,对耐心资本增加包容度和宽容度。金融与风险相伴相生,有风险并不等于失责,关键要看是否履职尽责,要鼓励担当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袁新良:我补充两点,保险公司长钱长投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考核机制的问题。目前市场投资业绩考核普遍采取“相对基准+绝对基准”的考核方式,权益市场好的时候希望有超额相对收益,权益市场差的时候希望有稳定绝对收益,这也是保险资管机构面临的共性问题,不利于发挥长钱长投的作用。
二是保险资金的会计处理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影响长钱长投。新会计准则下,权益市场波动加大,每季度要公布报表,为了平滑经营利润,投资中也会考虑权益市场波动的因素,也会不利于保险发挥长钱长投的作用。
赵峰:从宏观层面来说,当前险资非常大的挑战是,在低利率环境下,负债端转型如何做好资产负债的匹配?在大的宏观背景下,长钱长投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资产配置体系建设可能会有很好的补充,资产性价比非常好的时候,长钱长投能发挥非常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何通过长钱长投的模式推动负债端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下损益表波动加大也是重要挑战。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投资组合短期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偿付能力等,如何在损益表和偿付能力之间做好平衡,同时推动负债和资产良好互动和匹配,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
陈敏:我补充两点。保险资金是耐心资本,但在投资过程中有一些困惑和痛点。从近两三年的情况来看,我个人有两点体会:第一,政策稳定性和监管口径的统一,对于耐心资本作用的发挥,特别重要;第二,强监管防风险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间需要更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