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预定利率9月调降 利差损风险料缓解
3%利率人身险产品即将退场。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简称“通知”)显示,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调降至2.5%。记者在一些代理平台上看到,一批3%利率人身险产品正陆续下架。多家市场分析机构认为,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
3%利率产品即将退场
通知明确了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5%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0%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上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通知还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记者在一些代理平台上看到,一批3%利率保险产品已经下架或进入下架“倒计时”。例如在腾讯微保平台上,一只已下架的太平人寿产品收益说明显示,当预定利率从3.0%下调至2.5%,其他定价条件不变时,以30岁男性一次性交清10万元,保30年预估满期金额将减少3.5万元。另一只仍在售的寿险产品说明显示,若利率下调后再投保,相同保障,保费将涨价,以30岁女性1000万保额、交20年保至70岁、返还已交保额为例,当前保费为2892元/年,预定利率下调至2.5%后,保费预计涨至3600元/年。
蚂蚁保平台显示,6月以来已有多只人身险产品下架,还有一批3%利率产品也即将于8月31日下架,多款中国人寿、太平人寿、长城人寿的养老金产品说明都显示,产品下架后买同款,可能领取金额减少15%至24%。
化解行业利差损风险
利率中枢下移背景下,险企利差损风险不断加剧。光大证券研究表示,我国保险资金主要投资于固收类资产,随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震荡下行,险企新增固收类投资资产收益率下滑,叠加权益市场震荡加剧,近年来险企投资端普遍承压,在负债端刚性成本下,险企利差损风险加剧。
此前,监管机构已释放出调整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信号。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今年6月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
“预定利率层层下调,主要系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东海证券分析师陶圣禹表示,自去年8月监管将普通型保险产品上限从3.5%调降至3.0%以来,经营主体或在政策引导下被动压降,或在经营调整下主动下调预定利率,主要归因于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负债端来看,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持续下调,国有大行整存整取5年期利率从2022年9月的2.65%一路下行至2024年7月的1.80%,相较之下保险产品较高的预定利率虽然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但也带来更高的负债成本;资产端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末的2.84%下降至2024年8月2日的2.13%,累计下降约70个基点,给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的险企投资带来较大的再配置压力,2023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2.7%,低于上一轮调降后的普通型保险产品3.0%的预定利率上限,从当期业务来看或存在一定的利差损风险。
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赵然团队表示,近年来长端利率趋势下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持续承压,降低负债成本是资产负债匹配的内在要求。长期来看,预定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有利于防范化解利差损风险和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上市险企负债端迎量升质优
“通知的发布有助于人身险行业负债端质量的提升和长期稳健发展,上市险企负债端长期有望‘量升质优’。”中信建投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赵然团队分析称,价值率方面,在长端利率趋势下行,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人身险公司需要切实压降负债成本、提升负债质量。压降负债成本一方面通过监管机构下调预定利率上限,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来改善利差,另一方面通过持续推进“报行合一”来改善费差,以上两方面因素有望共同推动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率的持续改善。
新单保费方面,该机构认为,人身险行业肩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保险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的使命,未来投资储蓄型保险产品仍有广阔发展空间。相比于其他金融产品,投资储蓄型保险产品一方面可以提供一定保底收益,另一方面兼具保险保障功能,而且年金险产品还能够有效应对长寿风险,整体来看有其独特的竞争力,未来长期投资储蓄型保险产品大有可为,尤其是结合居民养老储备需求的产品。综上,上市险企长期来看新单增长也有坚实支撑。
光大证券研究认为,短期来看,预定利率切换难免引发市场“炒停售”行为,随着去年8月开始基数逐渐走低,需求提前释放将提振2024年三季度新单表现;同时受产品切换节奏不同影响,9月传统险与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均为2.5%,分红险“2.5%保底+浮动”的收益特征或将更具吸引力,分红险单月新单占比有望提升。中期来看,新产品全面落地后,去年以来的两轮产品切换运作导致的需求提前透支或对后续销售形成一定扰动。
长期来看,光大证券研究认为,一方面,随着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叠加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产品易受资本市场扰动,2.5%预定利率的储蓄型保险产品或仍具一定吸引力,分红险“保底+浮动”的收益特征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同时部分产品兼具人身保障等其他保险责任,险企也可以通过“保险+服务”的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进而赋能产品销售。另一方面,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将显著利好险企跟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负债成本,长期有助于行业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