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险企处罚"严准快"!哪些领域是保险业重灾区?

证券时报网

  监管重罚趋势下,保险公司也感受到被罚力度明显提升。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2023年,金融监管总局共对保险机构开出17张罚单,其中,百万元以上罚单共11张,有3张罚单的处罚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大额罚单的被处罚对象既包括寿险公司、财险公司,也包括保险资管公司。

  多张300万以上大额罚单

  数据显示,去年金融监管总局对保险机构的17份处罚决定,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相较往年保险公司罚单,2023年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处罚的一个特点是处罚金额较高。

  根据普华永道此前统计的各年度保险业金融机构监管处罚,2020年、2021年、2022年保险公司最高额罚单分别为罚金338万元、255万元、215万元(均含机构和个人,下同)。

  而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仅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就开出多张罚金300万以上罚单。其中,罚金500万以上罚单共3张,分别对人保寿险、华安财保资管、阳光财险开出;合众资产、新华资产各收到1张400万以上罚金的罚单;陆家嘴国泰人寿、英大人寿则分别收到300万以上罚金的罚单。

  从2023年保险公司被罚原因看,据普华永道梳理2023年度原银保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公布的罚单,财险罚单数量和罚单金额前五的事由均为“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此外,“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虚构保险代理/中介业务、编制虚假资料套取费用”也是罚款金额较多的原因。

  人身险方面,“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编制或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均是罚单数量和罚款金额前二的事项。此外,“欺骗投保人/侵占投保人保险费/截留保费”也是被罚数量较多的原因,因存在“未严格执行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事项被处罚款金额也较多。

  2023年罕见出现保险资管公司集中被罚的情况。其中,被罚金额最高的华安财保资管被罚原因包括高管人员违规兼职、对受托保险资金未履行谨慎管理义务、编制提供虚假报表、债券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保险资金办理银行存款业务不合规、为保险资金提供通道业务、投资关联方股权的关联交易未审批、财务数据不真实。

  “严准快”的处罚三要点

  有前述被罚保险机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罚单针对问题为监管部门在2020年或2021年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已整改完毕。业界预计,随着金融监管总局设立行政处罚局,机构出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后的处罚节奏将加快,处罚力度将加大。

  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在2024年1月中旬撰文中提及,2023年以来,行政处罚工作强化统筹力度,案件积压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但离快处快罚的及时性要求还有差距。下一步,行政处罚局将集成案件审理力量,优化内部审理流程,加快案件审理进度,大力解决案件积压问题。

  处罚局还在文章中表示,行政处罚“长牙带刺”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突出“严”的基调,做到应罚尽罚,切实提高处罚的严肃性;二是坚持“准”的原则,做到过罚相当,切实提高处罚的精准性;三是落实“快”的要求,做到快处快罚,切实提高处罚的时效性。

  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此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坚决做到“长牙带刺”。他提到,将严格执法敢于亮剑,深入整治金融市场乱象,做到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聚焦影响金融稳定的“关键事”、造成重大金融风险的“关键人”、破坏市场秩序的“关键行为”,把板子真正打准、打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