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费突破千亿元 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正酣
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219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25%,继续保持高增速。
在政策加持下,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作用不断增强。不少保险公司正在大力扩大农险覆盖面、增加农险品种,各地保险公司也在根据地区农业特点发展特色农险,并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相关业务增效提质。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险企应继续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农业保险持续高速增长
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达到1219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同时,还相较于2021年的976亿元增长约25%,保持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农业保险保费增速依然大幅跑赢财险行业整体保费增速。
业内人士表示,农业保险作为风险转移和补偿的一种管理机制,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方式之一,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的灾后风险补偿,亦是提升事前预防能力的重要手段。
“这几年,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了,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导致收成不好,农户首先会想到农业保险能赔付多少。”中华财险内蒙古分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各地监管部门持续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近期,河北、山西、广西等多地银保监局在2023年工作会议中纷纷提及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推进高质量发展。安徽银保监局指出,将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探索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面。
特色险种百花齐放
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保费收入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上,还突出体现在该保险为农业产业提供的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快创新,以及科技赋能不断推进上。
农业保险正在快速且创新性地融入各地农业发展之中。目前,全国大中小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承保品种多达数百种,保险类型覆盖价格保险、收入保险、“保险+期货”等。同时,随着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保险业务也在加速发展。
广西南宁制定了肉鸽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肉鸽养殖保险作为南宁市级特色险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试点工作。
葡萄种植天气灾害综合保险、柠檬价格指数保险、宜宾桑蚕养殖保险、冬枣种植保险、猪饲料价格指数保险、油茶收入保险……各种有创新特色的农险在全国多地加速落地。
中国太保产险河北分公司介绍,2022年,该公司累计开办高油酸花生、肉牛、食用菌、果品等特色农产品保险30款,提供风险保障33.76亿元,有效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运用科技手段降本增效
分析人士指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有专家表示,农业保险数据的搜集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将新兴科技运用到农业保险中,为赔付率和农作物损失情况的测算、加强自然风险监测提供精准依据。将线下服务转变为线下线上服务相结合,为农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编制的《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移动互联、3S、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开始不断应用到农险业务流程和场景中,对于增强农险服务能力,提升农险精准化程度,提高农险监管效能,推动农险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多家险企正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场景下的风险解决方案。例如,平安产险探索建立以“移动终端+卫星遥感+鸟瞰无人机+线下验证”四位一体的查勘定损模式,实现了“按图承保”和“按图理赔”;阳光财险推出相关App,在查勘测产时,现场通过照片、影像、文字等方式采集保险人、受灾地块名称、灾情、GPS方位、时间、农作物等信息,提高理赔效率。
瑞士再保险亚洲区农业再保险相关负责人预测,运用科技手段降本增效、向更精细的专业化经营转型,将是农险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专家认为,农业保险未来还需要继续扩大新产品与新模式、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国家级特色产业保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