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发力“第三方业务” 组合类产品成突破口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1-2022年保险资产管理业综合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保险资管业管理的第三方资金来源保持多样化,涵盖了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等,银行资金、养老金等业外资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保险资管机构越来越多地和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公司、券商资管、信托等机构同台竞技,深耕第三方资金,加速壮大第三方业务,这是其走向市场化、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途径。
资金规模持续增长
前述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保险资管业管理系统内保险资金规模占比超过七成,第三方资金来源保持多样化,涵盖了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含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参与调研的机构管理业外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其他资金)规模连续两年保持增长,2021年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整体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保险资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发展第三方业务。据各家机构官网及年报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大中型保险资管机构中,泰康资产加上上市险企旗下国寿资产、平安资管、太保资产、人保资产、新华资产等第三方业务规模超过3.5万亿元。
根据日前各家保险资管机构发布的2021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泰康资产以65.65亿元营业收入、29.7亿元净利润居于行业营业收入榜、净利榜首位,其受托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巨大。泰康资产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2.7万亿元,其中受托管理的第三方资产总规模近1.7万亿元。
做大做强第三方业务
不少保险资管公司明确表示,将做大做强第三方业务作为目标之一。
“2021年,公司对三年规划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及时跟踪和检视,对整体规模情况及第三方业务进行回顾,及时总结了第三方业务的亮点与不足。在大资管竞争格局下,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有效战略实施计划,不断促使第三方业务战略发展与市场环境紧密结合,确保战略规划目标的达成。”阳光资产在日前发布的《2021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中称。
国寿资产总裁王军辉在该公司今年年初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对2022年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中就包括“双极增长,构建公司多元协调发展新格局”,即牢牢把握资管行业黄金发展机遇期,大力培育做大做强第三方业务新增长极。
“我们要积极参与财富管理市场,为第三方资金做好服务。”平安资管董事长黄勇透露,平安资管的长远目标是逐步提高第三方业务比例,参与方式除了服务国内外大型机构投资者之外,还包括未来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产品,以及与其他同行合作,比如向银行理财公司提供底层配置产品等。
光大永明资产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高度重视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公司重点布局组合类产品、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业务等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重点服务保险、银行、财务公司等机构客户。“扎实开展第三方业务对于资管机构的市场化和竞争力打造是非常有利的。”
核心能力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有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业务是检验保险资管机构全方面能力的“试金石”,是其从内部受托走向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增长,说明其核心能力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
保险资管机构发展第三方业务的形式包括专户管理、资管产品、资产证券化、养老金产品等。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组合类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机构发展第三方业务的重要突破口。
前述调研数据显示,专户业务以系统内保险资金为主,而组合类产品中银行资金和其他资金占比超过半数。
“保险资管产品是保险资管机构能力输出的载体,其产品信息、历史业绩公开透明,有可信度,加之多年来保底保收益的保险资金管理经验,使得保险资管机构可以准确把握资金负债特征和资产负债匹配要求,在大类资产配置、组合管理、风险管理、信用评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华资产总裁张弛说,“为了应对激烈竞争,发挥已有优势,保险资管机构应继续夯实上述能力,同时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各类客户差异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