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养老保障需求多元化 探索保险创新正当时

证券时报

   “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发复合型的养老保险产品,比如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长期护理与传统人寿养老疾病保险功能整合起来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或保险方案。”这是在近日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养老话题分论坛中一位学者的原话。金融街论坛今年首次就养老话题开设专场分论坛,显示社会各界对养老的关注。

   在养老保障体系中,保险公司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方向在哪?业界和学界对此思考渐愈深入。逐步形成的共识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内涵要有扩展。居民养老需要钱,更需要护理等相关服务,这两大需求都促使保险公司从供给端予以考虑。

   不支付养老金

   提供护理服务?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炳正教授看来,保险业在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并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提出建议,希望保险行业能加大养老保险和服务领域的创新力度。

   “保险业要想在养老产业链中打通上下游,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加大力度。”陈炳正说。

   在产品创新方面,应积极开发复合型的养老保险产品,比如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长期护理与传统人寿养老疾病保险功能整合起来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或保险方案。

   他提出了改进创新现有养老年金产品的方向,比如保额可变的寿险产品,可提供紧急流动性的养老年金产品,与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对接的变额养老金产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将来领取的时候,我们能不能也是默认选择?或者自动就直接把它转成商业养老年金保险。”

   再如,是否能将支付养老金方式改为提供养老社区居住费用、以时间和等级来标明的护理服务等形式的保险产品?“我不是给你钱,我是给你服务,给你多长时间的服务,这样的产品保险行业可以来探讨。当然在这里面,保险公司要承担很多新的风险,比如说未来护理费用上涨的风险。”

   在服务创新方面,主要是保险公司角色定位的转变,要从保险产品赔款支付者变成消费者的风险管理者,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陈炳正教授说,近年已经看到一些新模式,比如保险+医疗+健康管理、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护理服务+养老社区,等等。不过,基于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的情况,未来保险公司也要考虑如何为这些居家老人提供服务。

   他举了一个例子,针对居家老人,可以探索“保险机构+居民社区/居民社区街道+健康管理机构+护理服务机构+护理设备提供机构”模式,把护理设备、护理床、氧气瓶等送到客户家里去,按设备租赁使用,由保险公司付费。这样的新商业模式也是可以探讨的。

   创新产品服务

   优化资产负债联动

   “创新产品服务、优化资负联动是保险业下一步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所向。”中国人寿副总裁利明光在谈及保险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向时,也提到了产品服务创新。

   他表示,保险业具有多元化产品服务供给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细分群体,围绕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提供差异化、综合化的一揽子保险解决方案,这在客群维度、风险维度、服务维度等都有体现。

   比如,在服务维度,除了发挥财务补偿作用,保险公司还在养老、照护等服务产业衔接方面进行了延伸尝试,通过养老保险产品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将支付端与服务端连通、相互协同,打造“产品+服务”的一站式供给。

   利明光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丰富产品供给。充分激发中青年人群和灵活就业人群的养老意识,服务更广阔的客户群体,保险业要进一步在养老保险产品的领取条件、领取方式、收益模式、安全性和流动性安排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增强“产品+服务”模式探索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养老需求。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要提升适应养老资金投资要求的长期投资能力,以及由于养老保险和服务的超长期性和多样性,保险公司要进一步加强跨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建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