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险企去年实现保费约2.49万亿元 机构看好保险股安全边际
伴随上月保费数据的披露,险企2020年全年保费规模浮出水面。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0年共实现保费收入约2.49万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幅最高,增长15.48%,是唯一一家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上市险企。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保险股估值较低,形成极好的安全边际,在资产负债端的预期改善下,保险股估值修复可期。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幅较大
1月18日晚,中国太保公告称,2020年中国太保原保险业务收入为3565.55亿元,相较2019年同期的3459.65亿元同比增长3.06%。至此,五大上市险企保费数据全部披露完毕。
保费规模上,中国平安依旧领先,2020年实现保费7973.40亿元,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129亿元、5604.60亿元、3565.55亿元和1595.11亿元。
同比增幅上,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幅为15.48%。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寿,增幅为7.83%,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的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3.06%、1.50%和0.34%。
分业务来看,上市险企寿险业务表现分化,新华保险、中国人寿2家去年相关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其余3家同比略有下降。产险业务方面,五大上市险企旗下拥有财产险业务的3家产险公司保费均有增长,但仅太保产险实现两位数增长。具体来看,人保财险去年实现保费4320.19亿元,同比增长0.09%;平安产险实现保费2858.54亿元,同比增长5.51%;太保产险(含安信农险)保费1480.95亿元,同比增长10.85%。
健康险业务方面,数据显示,平安健康险去年实现保费收入91.81亿元,同比增长49.36%;人保健康实现保费收入322.57亿元,同比增长43.88%。
保险股近期发力
在2020年,A股上证综指全年累计涨幅达13.87%,保险股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仅有新华保险超过上证综指表现,全年上涨超20%;中国人寿上涨12.16%;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涨幅维持在个位数;中国人保甚至全年累计下跌11.53%。
上周五以来,保险股一改颓势,开始发力上涨。自1月15日至1月19日,三个交易日以内,Wind保险指数累计涨幅为2.38%。其中,中国太保以6.84%的涨幅位居首位。
保险股发力背后,各路资金功不可没。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外资持续“扫货”保险股。今年以来的12个交易日里,中国平安每日均现身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明细榜单上,共被北向资金净买入24.29亿元。另据Wind沪股通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量较去年末分别增加2622万股、1297万股、3.97万股。
与此同时,部分保险股的融资余额也一路上涨。中国平安的融资余额从2020年末的218亿元增至258亿元(截至1月18日),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的融资余额也在不断增长中。市场人士认为,这说明投资者看好保险股后市,正在加大力度“埋伏”。
估值非常安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板块当前估值偏低,在开门红的业绩改善预期和政策背景下,保险股行情可期。
方正证券分析师左欣然强调,当前保险股估值非常安全。“随着2021年经济恢复的确立、叠加流动性政策持续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同时注册制推行、市场活跃提升,将推升权益投资回报。因此短期市场的正反馈将为当前保险行业0.7-1倍的PEV估值创造极高的安全边际。”左欣然说。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称,保险股目前正呈现阿尔法与贝塔逻辑共生态势,低基数效应和战略重启有望推动开门红业务扭转过往几年的颓势。此外,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景气度的持续提升也强化了保险股的贝塔属性,叠加监管放松权益投资比例上限的信号,投资收益向上弹性更为显著。“我们认为资产负债的双重改善,结合估值优势,保险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沈娟说。
“基于5年左右的负债周期判断,可能2021年保险负债端尚未到修复大年,但我们继续谨慎乐观看好板块估值修复。历史数据显示金融地产等行业的利润增速与银行贷款利率保持高度的正相关性,意味着随着利率进入上行周期,这些周期行业的盈利有望改善。”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文强指出。
另外,从政策层面看,保险股近期也利好不断。刘文强认为,保险行业近期迎来政策密集释放,针对行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做出监管回应、补足空白。政策面暖风有望继续提振保险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