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技术持续创新 “机器人+”加速前行

——聚焦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亮点

郭倩 实习记者 陈涵旸 李昱佑 经济参考报

  大模型增强机器人交互和推理能力,人形双足机器人、智能仿生机器人等新产品涌现,工业机器人精度、负载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获悉,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4%和9.6%。

  下一步,多方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加快机器人在细分领域落地应用,推动机器人创新产品不断渗透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领域。

  大会博览会期间,全球约160家机器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近600款先进技术和产品参展,其中60款新品是首次亮相,技术持续创新的活力可见一斑。

  “大家好,欢迎来到全球机器人的聚会。”展区内,一款体重65kg的人形双足机器人首次亮相。达闼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介绍,这款人形双足机器人全身拥有60多个智能柔性关节,灵活的双臂双手可以收放自如、轻松抓取。“大脑”集成了多模态大模型RobotGPT,可以与人类进行更加自然流畅的情感交互。

  “灵活的关节、精巧的控制,是机器人实现类人运动的关键。”黄晓庆说,团队持续攻关机器人“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问题,其自身的柔性关节高度集成了传感器和嵌入算法的芯片。在多个关节的协同下,机器人实现多样化、精准化的移动和工作。同时,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让机器人能够举一反三,在感知、决策、执行等方面更加智能化。

  不远处,多个仿生机器人集中亮相,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仿生机器人的皮肤和面部表情仿佛真人一样生动。EX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博阳介绍,这些机器人涉及仿真皮肤、机械结构、柔性机器人关节、运动控制等多项研发,是未来应用于远程教学、直播等场景的雏形。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说,当前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创新密集活跃的发展机遇期。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新型传感、生物仿生等技术,逐渐具备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准确执行等能力,成为新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各类创新主体的产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链条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中国不仅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还在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73家,10家机器人企业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机器人+”行业应用也在加速拓展。

  走进“机器人+制造业”的主题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4台工业机器人同步摇头、转身,高精度、高节拍地自主完成汽车点焊动作。

  “汽车焊装线工艺结构紧密,技术难度大、行业壁垒高,需要多台焊接机器人精准高效、无故障稳定运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高级总监程虎丰说,搭载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机械臂焊接速度可达到2.2秒每一个点,这个数据基本上可与国际领先水平持平,目前已在多家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应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智能采摘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精准采摘,同时采集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像数据;轻便的外骨骼机器人助力工作人员搬起重物来显得毫不费力;电力巡检机器人正加速应用于智能电网全流程……

  会上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服务和特种机器人不仅在物流、医疗、建筑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空间探索、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与会专家看来,当前,融合感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结构仿生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机器人产业逐步逼近变革跃升的临界点,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遇和澎湃的发展动能。但也要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技术积累不足、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今年年初,工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深入推进“机器人+”应用行动,做强细分领域落地应用,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鼓励新兴领域先行探索。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建立用户单位和机器人企业协同创新机制,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带动一批高端整机、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软件创新突破。

  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我国拥有丰富的机器人应用场景,将持续加快技术创新迭代,提升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不断助推生产和生活方式智能化升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