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龙芯中科胡伟武: 创造自主软硬件生态“新世界”

王子霖 上海证券报

  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产业被Wintel(即Intel的CPU+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体系和AA(即ARM的CPU+Android操作系统)体系二分天下。不过,这一格局很快将被一家正在崛起的中国公司打破,这家公司就是龙芯中科。

  在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看来,自己这一代计算机人的使命,就是构建自主软硬件生态。

  6月24日,龙芯中科登陆科创板。“通过登陆资本市场,我们希望完成三个重要转变。”胡伟武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是从技术补课到生态建设转变,二是从政策性市场到开放市场转变,三是从跟随性发展的“必然王国”到自主发展的“自由王国”转变。

  传承:构建自主软硬件生态

  “我的导师常对我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搞好中国的计算机事业,但她们这代人没有搞好,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做得更好。”回忆起从事计算机芯片行业的初心时,胡伟武表示,龙芯中科的基因里流淌着我国第一代计算机人的基因和血液,为中国造“芯”、为人民造“芯”也是胡伟武从业至今的信条。

  胡伟武的导师,正是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人,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夏培肃院士。作为夏培肃的爱徒,胡伟武带领他的团队在2001年研制出了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1号”,结束了我国计算机产业“无芯”的历史。

  “如果说第一代计算机人的历史使命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打破封锁,那么我们第三代计算机人的使命,就是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自主性。”胡伟武表示。

  试错:技术水平接近主流产品

  “我们是一家不断在试错中成长起来的公司。在龙芯立项的前几年,我们的大多数研究员过于‘学术派’,导致公司逐渐脱离了市场实践。因此,我们也在2010年转型,进行市场化运作。”胡伟武告诉记者,当时团队的方向,就是坚定和市场结合,把技术转化成产品,“这个过程最开始很痛苦,但也真正做到了与客户交流”。

  公司完成转型后,在2010年至2015年经历了第一轮试错,这一阶段,公司经历了从样品到产品、从实验室到企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与市场的结合。2015年,龙芯CPU实现了每年万片量级的出货,解决了数以千计的问题,自主基础软硬件也达到基本可用的水平。

  “第二轮试错是2016年至2019年,公司通过不断试错形成了‘应用试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完善平台—在试点中检验’的良性循环,每年出货量达到十万片量级。第三轮试错始于2020年,目前正在进行中,每年出货量达到了百万片量级。”胡伟武表示,相信再有一两轮(3至5年)的试错迭代,龙芯CPU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们的芯片性能提高了10倍,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加了10倍。”胡伟武表示,在多年的试错过程中,龙芯中科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市场主流产品。

  2021年,基于20年CPU研制和生态经验,龙芯中科发布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架构自主指令集,这也标志着胡伟武和龙芯中科的理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龙架构的问世也彻底突破了由Wintel及AA主导的基于指令集及芯片设计的生态体系。

  开放:掌握信息产业生态

  胡伟武的初心是,构建中国人自己的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

  以龙架构和龙OS操作系统为核心,建设自主产业生态,是胡伟武的另一个终极目标。“我们会借鉴谷歌对合作方提供安卓系统的思路,在自主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给产业内的合作伙伴提供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胡伟武表示。不过,公司还要进一步提高芯片的性能,并完善与芯片相关的配套,包括显卡、各种接口芯片等。

  目前,已有数十家整机品牌推出了基于龙芯CPU的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与服务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办公信息化系统,并在金融、教育等应用中展开批量应用试点。在政务服务领域,基于龙芯的计算机与服务器已在各类办公业务系统中应用达百万套以上。在金融领域,多家一线金融机具厂商已推出数十款基于龙芯CPU的现金类(如ATM机)和非现金类(如各类金融自助设备)解决方案,并在多家金融机构落地应用。在教育领域,基于龙芯CPU的中小学电子教室解决方案、大学科研教学实验平台方案等已在上百所学校进行推广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芯片领域,龙芯中科已有战略规划,第一款控制用MCU芯片已流片。公司还将在服务器领域加大投入力度。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