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多地敲定硬任务 工业稳增长强劲开局

经济参考报

  工业稳则经济稳。虎年春节以来,工业稳增长迎来强劲开局。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火热启动,制造业投资开足马力。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密集调研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谋划工业稳增长新举措。地方也陆续敲定2022年稳工业硬任务,四川、湖南、广东、江苏等工业大省更是铆足干劲,充分发挥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其中,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施策,扩大制造业投资,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关键发力点。

  虎年开局以来,各地涌动着开工复产热潮。工地上热火朝天,车间里热度不减。

  正月初七,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开区吊塔耸立,机器轰鸣,项目建设一片繁忙景象。当天,华润怡宝二期、楚天科技五期、彼联科技等19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聚力工业经济稳增长,我们已经精准铺排全年项目计划,明确每个项目建设投资额和目标,确定时间节点和帮扶队员,正在全力加速推进。”宁乡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22年经开区计划铺排市重大项目60个,其中新建项目35个,续建项目25个;年度计划投资189.86亿元,同比增长11.09%。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

  扩大制造业投资,是稳工业的重要发力点。春节后开工第一周,江苏、广东、四川、湖北等多个工业大省开足马力,吹响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集结号。

  广州开发区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39个,投资总额38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1074亿元;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项目达到184个,总投资近千亿元,涵盖研发服务、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四川省政府召开1月份工业经济运行专题会议,谋划制造业企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不少企业也在铆足干劲开新局。

  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早立下年度发展“任务书”:2022年将在基础软件细分领域加快研发迭代产品,加快一云多芯云计算产品升级项目,深耕电力等行业,培育更多技术专家和技术工匠……公司董事长助理、政府事务总监龙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麒麟信安正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预计2022年一季度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将有所增长,实现“开门红”。

  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但不容忽视的是,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并不牢固。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近日表示,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内供给约束隐忧仍存,消费和投资需求依然偏弱,一季度工业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

  如何承压而上、稳健前行?记者注意到,围绕工业稳增长,有关部门近日展开密集调研,并组织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

  2月10日至12日,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赴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调研中小企业和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肖亚庆强调,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要把工业稳增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压紧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全力以赴促进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做出应有贡献。要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鼓励支持企业实施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2月9日至11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带队赴四川调研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辛国斌表示,要坚决扛起促进工业稳增长的政治责任,推动政策落实,引导消费投资,着力助企纾困,加强协调保障,强化监测调度,努力保持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少工业大省也迅速行动,早部署早落实,推出一系列工业稳增长实招。其中,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精准施策,扩大制造业投资,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关键发力点。

  四川日前发布《关于工业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稳增长。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存储、新型显示、软件、优质白酒、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支撑作用。突出重点企业骨干作用。省级重点联系培育100户培优企业。深化“百亿强企”“千亿跨越”大企业大集团提升行动,支持创建国家级“领航”企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此外,河南强调,实施制造业投资万亿提升工程,推进新技改提升行动,提振制造业投资,稳增长、增后劲,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

  立足长远,不少地方敲定了2022年稳工业硬任务。根据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湖南提出净增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提出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辽宁提出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以工业振兴引领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黑龙江提出出台工业振兴实施意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主任乔宝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尽管整体承压,但工业经济稳定恢复的总体态势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还有许多积极因素,譬如保供稳价政策发力促进供给约束缓解,工业产能将加速释放。在稳企惠企政策带动下,工业企业活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乔宝华表示,下一步,需抓实抓细各项稳增长措施,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稳定能源原材料供应,畅通工业经济循环。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推动企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同时要稳定企业发展预期,研究并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