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米、滴滴之后,这家无人机巨头也宣布涉足造车,但它的竞争对手是华为

每日经济新闻

  汽车行业又迎来了新玩家。

  4月12日,国内无人机巨头大疆发布智能驾驶业务品牌——大疆车载,并将于4月19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发布相关产品。这意味着,大疆通过车载业务正式切入汽车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进入汽车行业并非涉及整车制造,而是以“大疆车载”的品牌,向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华为类似,大疆的定位是汽车行业的一级供应商(以下简称Tier1),辅助车企快速造出好用和用户买得起的自动驾驶汽车。

  据了解,大疆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已开展五年之久。目前,大疆车载团队有700多人,由香港科技大学-大疆创新联合实验室负责人沈劭劼领军。

  对汽车领域早有布局

  事实上,大疆在汽车行业早有布局。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大疆正在切入自动驾驶领域并为此组建了相关团队。彼时,大疆方面回应称,“公司近期并未成立新的工程团队。大疆一直聚焦研发创新,其中也包括在汽车领域发展前沿技术应用,这些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

  公开资料显示,大疆近些年来在不断扩充其汽车业务团队,并大批量招聘了汽车电子方面的硬件工程师和智能驾驶方向的软件工程师,范围甚至扩展至系统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

  此外,大疆还先后申请了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车载成像装置的安装参数确定与驾驶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于自动驾驶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等多项专利。2018年,大疆拿到了深圳市发放的第二张智能网联汽车路测许可。

  借助大疆车载,大疆计划向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的前装量产业务,包括硬件方案、软件方案以及硬件+软件打包方案。而在即将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大疆车载将展示全套L2+至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方案。

  据了解,大疆车载的高阶智能驾驶方案中集成了以览沃科技为代表的激光雷达硬件传感器。启信宝数据显示,览沃科技成立于2019年3月,是大疆内部已孵化出车载激光雷达的初创公司。此前,览沃科技宣称借助大疆的生产和采购优势,车载激光雷达量产能力可达10万个。

  当前,览沃科技已成为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即FCA)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最新激光雷达产品泰览-15有望被该集团的无人驾驶汽车采用。

  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曾表示,公司正在与大疆在视觉信息处理领域合作研发基于各种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计划于2023年至2024年搭载上车。小鹏汽车发布的小鹏P5也搭载了览沃科技生产的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

  大疆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疆很擅长将前沿技术在自研路线上普及化平民化,而且有自己的智能制造,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让车企轻松造出好用,大家又买得起的车。我们为所有车服务,对大疆的能力来说更合适,也更有前景。”

  以Tier1身份寻求增量

  在科技公司不断涌入智能电动车赛道的当下,大疆并未像百度、小米一样,选择以打造整车的方式涉足汽车领域,而是选择了和华为一样,将自己定位为Tier1,专注智能驾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服务。

  在大疆官宣入局车载业务同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2018年,华为就明确了“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策略,这个决策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和日本、德国、中国很多大型车厂都谈过,发现他们需要的不是华为这个品牌的车,而是华为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软件能力,能够帮助他们造好车,卖好车。”徐直军说。

  目前,在汽车电子产业链中,Tier1处于国际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供应商拥有70%市场占有率。即便在国内市场,博世、大陆、电装等国际Tier1巨头也占据垄断地位。

  有观点认为,无论是华为在ICT领域的积累,还是大疆在激光雷达方面的技术储备,都让其具备打破传统Tier1垄断行业格局的可能性。对于华为和大疆而言,其一旦成为各大车厂的Tier 1,背后的增量和收益将不可估量。

  公开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三强长城、吉利、长安汽车的2020年净利润分别是53.6亿元、55.7亿元、34.6亿元,利润率分别为5.18%、6.04%、3.8%。而身为Tier1的博世在2020年总销售额达716亿欧元(约合5548.64亿元人民币),调整重组支出后息税前利润约33亿欧元,利润率则约为4.5%,营收能力强于不少车企。

  有分析称,随着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汽车产业的利润点和构成已不仅仅是传统的车身、动力总成、底盘等架构,还包括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软件付费、终端流量入口等“增量”业务。

  中信建设报告预测,汽车产业变革叠加消费升级,智能座舱、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芯片、软件定义汽车、自动驾驶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相应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这或将意味着,华为、大疆等在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Tier1过程中,正面临新机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