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表联合公告,正式批准实施香港与内地“债券通”,现阶段拟先开通“北向通”,即香港及其他境外投资者经香港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未来再择机适时开通“南向通”。此举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债券通”将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债券通”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稳妥推进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是我国既定战略。作为托管量和债券余额均处在全球前列的中国债券市场来说,逐步扩大开放、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投资者类型众多,但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截至目前,已有473家境外投资者入市,总投资余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债券市场余额的比例仅在1.2%左右。与开放程度较更高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债券通”将内地与香港两个市场有效联结、互联互通,并以香港为纽带,实现内地债券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对接,从而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的有力抓手。
“债券通”有利于国内债券市场长远发展。近期受货币政策收紧和强化金融监管的影响,债券市场较为低迷。“北向通”明确没有投资额度限制,预计开通后将给债券市场带来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扩大债券市场交易量,提高债券交易活跃度。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参与范围逐步扩大,国内债券市场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进而通过开放倒逼债券市场加快改革创新,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评级承销等配套服务水平。
“债券通”有利于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处在从结算货币向计价、交易和储备货币发展的关键阶段。继“沪港通”、“深港通”和RQFII后,“债券通”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境内又增添了新渠道,有利于增加境外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需求,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的交易和融资等业务,激活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进一步提高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度,实现与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境内外债券市场融合发展,既能为境外人民币提供投资回流渠道,又能充分发挥在岸人民币价格基准对离岸价格的引导作用,更好地把握全球人民币产品定价主导权,从而奠定在岸市场的全球人民币中心地位,防止离岸市场“喧宾夺主”。因此,建设更加开放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起到全局性的支点作用。
“债券通”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直以来,香港有效发挥内地扩大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债券通”是继“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后,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又一新成果,香港金融市场又添新功能。这将有利于增强香港对全球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的吸引力,香港作为境外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保持和增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