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 专家提醒注意防暑降温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 专家提醒注意防暑降温

  新华社记者黄垚

  这两天,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不少地区公众也感受到高温“炙烤”,中央气象台10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0日至14日,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将逐渐扩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9℃至42℃。

  监测显示,9日北方多地出现35℃至39℃高温,河北邯郸、邢台、衡水和新疆吐鲁番局地达40℃至42℃。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分析,本轮高温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华北、黄淮地区高空受西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效果都比较显著。预计华北、黄淮地区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强度还可能有所加强。

  近期全球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极端性强。专家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区域受到不同性质的高压系统控制,形成持续的高温系统。对我国来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共同对我国的高温天气产生影响。

  高温是夏季的“常客”。在气象上,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的天气现象,连续数天的高温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

  9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今年第一期全国高温中暑气象预报。

  气象专家表示,遇高温天气,建议公众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有所注意。

  穿衣方面要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物,宜穿浅色衣服,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饮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过度吃冷饮。进出空调房间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时间。

  高温天气下,建议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若需出行,要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并带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药品;开车要注意检查车况。

  若发生中暑,要立即让病人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进行降温、补水。专家提醒,大量酒精擦浴或掐人中等降暑“土办法”并不可行,处理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一旦中暑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等情况,需将其尽快送至医疗机构就诊。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