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气候经济如何影响人类未来

邓伟萍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邓伟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异常天气频发,人们对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目前,全球变暖的事实和影响已经成为国际共识,绿色发展也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然的选择,“碳中和”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高频词。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并制定有效的计划应对不断复杂化的气候变化,这道难题一直横亘在全人类面前,等待被尽快攻克。

  寻找深度“脱碳”路径

  比尔·盖茨在其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指出,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在510亿吨,而且总体看来还一直呈上升趋势。为此,他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以GDP增长衡量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密切相关,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使用也让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从某种程度而言,碳排放是地球平均温度上升的驱动力之一。如果全球不对碳排放进行限制,那么由碳排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将给全球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为此,在未来10年里,各国需要尽快采取相关政策,找到一条可以在2050年前实现深度“脱碳”的路径。

  比尔·盖茨在书中指出,若在2030年之前以错误方式减少排放,那么它很有可能会阻碍我们实现净零排放。因为在2030年之前减少排放量和在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这实际上是两条不同的路径,有着不同的成功衡量标准,所以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为2030年设定目标确实很好,但前提是要让它成为里程碑——在2050年之前实现零排放道路上的里程碑。

  据统计,目前全球各国碳排放形式总体分为三类:一是直接排放,包括驾驶汽车运输产品时发电机产生的废气。二是供电或供热所产生的间接排放。比如用于企业建筑供电的传统能源。三是参与其他活动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包括与食品和商品相关的排放。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排放来源是广泛的,并且涵盖了整个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因此,大多数企业通常是第三类排放占比更高。

  为了更为有效地减少碳排放,比尔·盖茨提供了两个策略:第一,竭尽所能地提供便宜、可靠的“零碳”电力;第二,尽可能广泛地实现电气化——从交通工具到工业流程,再到热泵在内的一切,即便是当前依赖化石燃料电力的地方也不例外。他表示,“如果我们认为唯一重要的事情是实现2030年的减排目标,那么这个方法将会走向失败,因为它在10年内的减排效果可能非常有限。我们着眼的是长期目标,我们需要在清洁电力的生产、存储和传输等方面实现突破,从而助力我们一步步接近零排放目标。”

  “零碳”产业经济前景广阔

  对于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实质共识,让更多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碳排放之间找到新平衡点,从而更为积极地向零排放目标努力。比尔·盖茨在书中给出了他的建议,他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降低绿色溢价,想要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的减排难度并最终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这是唯一的路径。只有富裕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率先行动起来,绿色溢价才可能降下来。

  当前已经涌现出许多“零碳”能源和技术,但挑战在于如何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比尔·盖茨认为,降低全世界的绿色溢价并不是一项慈善事业。美国等国家不应仅仅将清洁能源研发投资视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支持,也应该把这看作是实现科学突破的机会,而这些科学突破将会催生由大型初创公司组成的新产业群,它们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据统计,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减少近20亿吨,是历史上最大的绝对降幅。其中约10亿吨是由于公路运输和航空业对石油的使用减少。随着世界各地旅行和经济活动的增加,石油消耗及其排放量再次上升。显而易见,如果碳排放持续增长的时间越长,那么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就越大,运行成本也会越来越高。这不仅仅是一场可再生能源的竞争,而且是在多个前沿领域减少碳排放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虽然比尔·盖茨在书中充满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但他表示,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鼓舞世界而非唱衰未来。在他研究能源和气候变化的这些年中,他也看到了充满希望的进步:来自太阳和风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已大大降低;公众比以往更加支持迈开大步来避免气候灾难;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公司也都在制定宏伟的减排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