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和欧盟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
为回应美国6月初对欧盟的钢铝关税大棒,欧盟6月22日决定对总额28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后威胁对欧盟汽车加征20%关税。
此后,围绕汽车关税的争论与反制措施不绝于耳。欧盟7月2日强势回应称,如果特朗普以惩罚性关税打击汽车进口,欧盟将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一同展开反制措施,可能涉及2940亿美元的贸易,相当于2017年美国商品出口的19%。
但三天后,经过双方私下的非正式谈判,7月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如果美国放弃威胁对欧盟汽车加征20%关税的回应,她准备支持欧盟削减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
美国的重要盟友欧盟、日本,以及中国等40个国家此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美国加征汽车关税表达忧虑。“美国的行为可能严重破坏全球市场,引发连锁效应,最终或导致多边贸易体系全面崩盘”。
汽车业或损失惨重
5月底,美国商务部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调查欧盟针对美汽车业的进口关税。
早在5月23日,特朗普已下令美国商务部对进口汽车及其进口零件进行所谓232调查,即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授权,评估上述产品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6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如果欧盟对美国的关税和贸易壁垒不撤销,那么美国将对自欧盟进口的所有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单方面加征20%的关税。
此前特朗普也多次表达了对欧美之间汽车关税不平等的不满:目前美国对自欧盟进口的汽车征收2.5%关税,而欧盟则对自美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关税。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近日在美国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批评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业从美国获得高额利润。
数据显示,去年欧盟对美国出口了价值436亿美元的车辆。而美国只对欧盟出口了价值71亿美元的车辆。但欧盟表示,欧洲公司在美国制造了近290万辆车,直接扶持了美国12万个工作岗位。如果将汽车销售商和汽车配件销售商包括进来的话,这个数字达到42万个。
通用首席经济学家伊莱恩·巴克伯格说:“税改增加了居民税后收入,消费者信心提高,家庭收支状况良好,再加上就业市场繁荣,因此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汽车这样的大件消费品。”
欧盟表示,美国的汽车需求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其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欧盟销往美国的汽车增加是为了填补美国市场所需,数量并未暴增。
6月29日,欧盟委员会向美国商务部发出一份书面材料称,美国向进口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是没有道理的,且在经济上说不过去。文件表示,美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汽车制造业成本上涨,进而影响到销售,最终或致其汽车制造行业员工失业。
丰田雷克萨斯北美公司总经理戴维·克莱斯特警告说,对汽车征收进口税将对所有汽车制造商产生负面影响。“损失最大的将是消费者,因为他们的选择变少了。另外汽车价格可能上涨,即使是在美国生产的汽车,以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的凯美瑞轿车为例,目前凯美瑞轿车基本售价为2.36万美元,如果汽车进口关税生效,那么该车型的生产成本将上涨1800美元,因为该车型约30%的零件需要进口。”
业内人士估计,特朗普威胁实施的新关税措施可能让汽车行业成本增加数十亿美元,一些汽车的售价可能提高近6000美元。欧盟警告,加征汽车关税将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萎缩130亿美元至140亿美元,而且不会对美国经常账户带来任何好处。
另外,美国是欧洲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商品和服务贸易额超过1.2万亿美元规模,而汽车业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汽车工业作为欧洲繁荣的基石,除了德国拥有戴姆勒、大众、宝马这三大汽车巨头,欧洲各国都在汽车市场分了一杯羹。
德国汽车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每年向美国出口价值294亿欧元的商品,而自美国进口的相关商品为65亿欧元。专家指出,如果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对德国汽车产业来讲将是一场噩梦。
近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已回应称,如果特朗普以惩罚性关税打击汽车进口,欧盟将和其他主要经济体一同对美国的惩罚性关税展开反制措施,或涉及2940亿美元的贸易,相当于2017年美国商品出口的19%。
撼动多边贸易体系根基
鉴于汽车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7月3日包括欧盟28国在内的40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对加征汽车税表示了担忧,并警告美国的行为可能严重破坏全球市场,引发连锁效应,最终导致以法理为本的多边贸易体系全面崩盘。
世界贸易组织是在全球范围内确保各国政府协商贸易协定、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为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WTO中的一条核心规定为“最惠国待遇”,它允许主权国家自行制定任何关税,但要对所有其他国家“一视同仁”。
但这条规定是特朗普政府最难以忍受的。因为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关税是世界上最低的,所以特朗普认为在WTO全球贸易框架里并没有达到互惠。即便各国关税有高有低,但因为大家都遵循了最惠国待遇,特朗普无法强制他们实施与美国相同的关税。
7月2日,特朗普就公开谴责WTO对美不公,“美国在WTO中的劣势非常明显,虽然我们现在并没有打算做任何事情,但如果他们不善待我们,我们就要做些什么了” 。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此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WTO协定里面有一个国家安全例外的条款,每一个WTO成员都认识到,国家安全例外只是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使用,要审慎地使用。但是某一个成员在钢铁和铝产品,甚至未来对汽车产品采用这样的条款。如果大家都效仿,用这个例外条款来采用进口限制的措施,那么WTO协定就难以执行。”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奥尔登(Edward Alden)表示:“特朗普已经证明可以无视世贸组织的要求来制定政策。所以我并不认为世贸组织对特朗普政府有约束。但如果特朗普继续尝试退出世贸组织,将会造成更大的贸易不确定性。”
全球经济增长受威胁
7月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当天在德国议会上发表讲话称,“我们现在已经面临钢铝关税,但汽车关税的问题显然更严重。这几乎勾勒出了贸易冲突的轮廓,无论如何各方应竭尽所能尝试避免冲突演化为贸易战的情况发生。”
当天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出现的经贸摩擦已经开始影响到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根据世贸组织的这份报告,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5月,20国集团成员在这段时间内共引入了39项新的贸易限制政策,包括增加进口关税等,比之前报告内的数字翻了一倍。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表示,“这种不断升级的局势给各国经济增长和复苏都带来严重威胁,我们已开始见到一些前瞻性指标对此有所反映。”5月WTO季度贸易前景指标显示,第二季度贸易增长或将比第一季度慢。
“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终于开始产生持续性经济增长动力,但贸易限制行动扩增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把经济复苏置于危险境地。”WTO报告表示。报告呼吁,20国集团成员必须竭尽所能防止形势恶化,并采取措施促进贸易复苏。
默克尔表示,十年前全球对市场崩盘作出回应的经历显示,合作比单边行动更为有效,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领导人,默克尔强调称,她决心捍卫受到特朗普政府威胁的二战后国际体系。
“若不是本着友好的精神,以多边方式展开合作,目前我们在G20框架内行事的国际金融危机绝不会如此迅速地得到解决。”默克尔说。
双方欲达成妥协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外交人士的话报道称,心存与美国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忧虑,欧盟眼下也在考虑与世界汽车出口大国就削减关税问题举行磋商。
报道援引3名外交人士的话说,欧盟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有可能与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其他汽车出口大国通过谈判达成一项协议。
另外据德国《商报》报道,7月4日,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与美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会晤。格雷内尔表示,特朗普考虑暂缓对欧盟汽车加征关税,条件是欧盟取消对美汽车关税。
三大公司掌门人均表示,他们将支持取消欧盟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只要美国采取对等行动,并放弃要增加关税的当前威胁。如果能够避免一场关税战,他们还可以发表一份保证,承诺将维持对美国的投资水平。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伯恩哈德·马特斯呼吁进行更多商谈。他表示,对美关系的目前情况很“艰难”,“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取消贸易壁垒”。
7月5日,默克尔说:“准备支持欧盟削减对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这是作为对美国放弃威胁对欧盟汽车征税20%的回应。”
为了满足世贸组织规定,此类措施也要求欧盟降低进口自除美国以外国家汽车的关税。“当我们想谈关税问题时,譬如汽车,我们需要欧洲统一立场,为此,我们仍然在努力。”她补充道,“我已经做好了降低关税谈判的准备,但不能只对美国这样做。”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任何关于相互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的建议都是积极的信号。但很明显,谈判完全是在政治层面上进行的。
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发言人表示,目前尚未就此达成正式的关税提议,格雷内尔的目标是探索更广泛的跨大西洋贸易协定的选项,这一过程正在继续。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